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年吞吐量突破 6 亿吨

发布时间:2019-12-31 09:58: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 (孙格格 报道)12 月 28 日,随着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港公司 20 万吨级矿石码头岸桥从“明航”轮上卸下满满一抓斗矿石,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年吞吐量突破 6 亿吨。

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年吞吐量突破 6 亿吨

2019 年,在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超级平台上,山东港口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越 2100 万标准箱,挺进东北亚枢纽港;干散货完成吞吐量 1.8 亿吨,混矿作业量稳居全国第一;原油吞吐量完成 1.17 亿吨,进口原油稳居全国第一;件杂货吞吐量突破 4000 万吨,纸浆、铜精矿全国领先;邮轮全年完成出入境旅客 27 万人次,同比增长 45%,增长率全国第一;威海港吞吐量完成 2400 万吨,同比增长 14%,集装箱同比增长 10% ,增幅位居全球港口前列。

当前,中央不断给山东赋能,山东港口将秉持 “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的发展策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港、邮轮文旅港、智慧绿色港,以更加努力的工作状态、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融入全球 “端到端”供应链体系中,助力山东发展,助力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

面向未来,青岛港将立足山东港口一体化发展大局,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的要求,抢抓交通强国建设、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山东自贸区等重大政策叠加机遇,坚持创新引领,推进量效齐增,努力打造 “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作业最安全、价格最合理 ”的 “四最”港口,为广大船东货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开创共赢发展的新未来。

" 半天超过一年 ":见证70 年经济发展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年青岛港只完成了 15 艘船舶作业,吞吐量仅为 72 万吨。

1978 年,改革开放元年,青岛港吞吐量完成 2002 万吨。

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年,青岛港吞吐量超越亿吨,跨入综合性国际亿吨大港行列。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岛港也踏上了发展快车道。2006 年,吞吐量超越 2 亿吨;2008 年,超越 3 亿吨;2012 年,超越 4 亿吨;2016 年,超越 5 亿吨。

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 更加注重经略海洋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 " 重要指示后,山东港口青岛港勇担重任,转型升级,创新发展,2019 年吞吐量一举突破 6 亿吨。换算成每天的吞吐量达 165 万吨,这意味着,如今青岛港不到半天的吞吐量,就超越了 1949 年一年的吞吐量。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装卸工艺的深层次转型,是创新驱动的时代样板,更是青岛港人砥砺奋进的流光岁月。

20 世纪 60 年代初,码头工人作业场景

在青岛港1949年前的半个多世纪里,码头上几乎看不到机械的影子,手搬肩扛这种原始落后的装卸作业方式长期沿用。1949年前,铁锨和二齿钩子是码头工人唯一的劳动工具;1954 年,青岛港还没有一部机械;1976 年,集装箱作业工具从最原始的撑棍起步;1980 年代初,一万多吨的矿石船要干 12 天。

如今,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青岛港告别了手搬肩扛的汗水经济,率先迈进全自动化的智慧时代。

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码头和全球首个 " 氢 +5G" 智慧绿色码头相继投产,生产效率屡破世界纪录,全面超越人工码头,比国外同类码头效率提升 50% 以上,缔造了智慧港口建设的 " 中国方案 "" 青岛模式 "。同时,青岛港集装箱 " 振超效率 "、矿石效率、纸浆效率也稳居世界之最,并连续打破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握指成拳:山东省港口集团成立激发更大发展动能

2019 年 8 月 6 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揭牌成立,青岛港发展迎来了更大平台和崭新机遇。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青岛港向海向陆,提升国际合作水平,谋求更大突破。

山东港口 7 个港口紧密联手,不断推进 " 整合、融合、耦合 " 发展,连续开通了 12 条航线,初步形成了 " 以青岛港为枢纽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围绕各自区域腹地形成海上支线布局 " 的干支线网络配套发展格局。

坚持 " 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 ",深度融入 " 一带一路 " 建设,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持续加大与全球大船公司的深度合作,前 20 大船公司都在青岛港开通了航线,航线数量从年初的 165 条增至 175 条,中远海运、地中海航运等大船公司纷纷升级运力。

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联合海关、铁路、船公司等共同拼抢内陆腹地,提高辐射能力。今年以来,青岛港内陆港从 10 个增至 15 个,海铁联运班列从 40 条增至 48 条,全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箱量 138 万标准箱,同比增长 20%,继续领跑全国沿海港口。1-11 月份,滨州、德州、菏泽地区从青岛港进出的海铁联运箱量分别同比增长了 137.4%、75.8%、18.2%,郑州、西安、乌鲁木齐地区分别同比增长了 16.5%、17.3%、7.8%,为当地外贸进出口增长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

青岛港

打造 " 国际化的青岛港 ":与全球供应链体系加速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青岛港加快融入国际合作,由 " 青岛港的国际化 " 向 " 国际化的青岛港 " 转型。

成为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中仅有的两家港口会员之一,有力提升了在全球港航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大力推进海外项目,与中远海运港口合作的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投入运营。与马士基共同管理运营的意大利瓦多利古雷港码头一期工程已进入试运营。与中石油合作的缅甸马德岛原油码头运转顺利。

从 1984 年与日本清水港签署友好港协议,到与拉脱维亚里加自由港、以色列海法港、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签署友好港协议,以 " 一带一路 " 倡议为蓝本,青岛港沿线、沿路友好港数量达到 25 个," 朋友圈 " 越来越大。

加快贸易要素集聚,打造发展新优势

与日本伊藤忠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铁矿石国际中转超 200 万吨,加快打造以青岛港为中心、辐射日韩和台湾地区的大宗干散货国际中转网络。

与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合作的保税现货原油库正式启用 , 实现外贸进口额 1.8 亿美元,加快建设全球原油贸易集散、分拨中心。

加快金融要素集聚,拓展港口产业链金融服务。

打造 " 物流 + 金融 + 信息 " 三位一体的市场服务模式,构建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深度融合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金融服务拓展至金属冶炼、油品炼化、粮食加工等 12 大行业,涵盖 15 大主流货种,服务客户超 600 家。

同时,加快高质量发展。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实现了 "A+H" 双轮驱动,打通了境内外资金通道,进一步提升了资本市场影响力。

山东港口正在 " 大 " 而 " 强 " 的道路上阔步向前,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自信的笔触、更加果敢的担当描绘着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张煜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