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组织水环境达标滞后地区开展环境形势会商。山西大同和吉林长春、辽宁沈阳等3市因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为其他省份提供了经验借鉴。
今年前10个月,大同市12个国家和省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16.67%,全面消除劣Ⅴ类断面。特别是御河利仁皂和桑干河固定桥两个国考断面水质均由上年同期的劣Ⅴ类改善为目前的Ⅳ类,提升两个水质类别。大同市由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排名倒数第二,一举跃升到全国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前14名。
今年以来,大同市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亮出一系列水生态环境改善“组合拳”。强化源头治理,将流域污染治理作为改善水环境质量的核心,全市7条主要河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查、测、溯、治”等措施到位。58家沿河排水企业和14座城镇污水处理厂都制定和实施了具体的整治方案,污水处理厂通过提标改造,出水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同时,大同市充分发挥“河长制”的优势和作用,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的106条河流上共确定1541名市县乡三级河长。主动加强与周边省市的联防联治,推动桑干河固定桥国考断面水质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