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亚花 报道)据普华永道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球正在进行的区块链应用场景探索中,有20%以上涉及保险。这一数据引人深思:区块链和保险缘何如此投缘?区块链将给保险业带来哪些变化?
区块链技术直击保险业痛点
中国保险业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成绩斐然。虽然已经晋身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其中理赔慢,支付手续繁琐,行业透明度低,信息存储、保费估算等环节并没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是一直存在的问题。
相关统计显示,现有的保险体系下,约30%的保费用于支付销售佣金、运营费用等公司成本以及储备预留资金等。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要真正令区块链赋能保险业,要从保险业的痛点着手。因为区块链的属性与保险业风险交易的本质、分散性强、敏感性高的特性具有天然的契合。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研究院副院长阙小耕认为,区块链技术在整个保险的环节里都可以得到应用,可切入保险的产品开发、定价/承保、收付款、理赔、风险资本和投资等各个环节,有效防范保险欺诈行为的发生。
具体而言,区块链去中心化、分布式等特性可以令业务环节中每一个细节都得到永久性记录,从而尽快建立保险提供方与潜在投保人之间的信任、简化和加速保险申请流程、快速生成核保结果、减少营销和销售成本、提高用户忠诚度、保护用户隐私、为保单持有人提供保单贴现服务、帮助保险监管机构及保险公司加强合规监管。
在信美相互相关负责人看来,区块链应用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核心可以帮助保险行业解决信任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可以通过理赔上链、智能合约等方式提高企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于用户而言可以使保险更可信、体验更优化。
“如果未来将保险机构、医院、增信报告等数据实现链上共享,消费者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后保险机构不再只是单一提供保险产品,而是一整套健康管理方案,可以更好的加持保险机构从‘保险+健康服务’向‘健康管理+保险’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信美相互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保险区块链创新硕果累累
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会议提出,区块链技术的继承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无疑,作为底层技术,区块链的战略地位再度得到提升。
事实上,在保险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利用方面,保险巨头们早已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
作为希望通过科技重塑保险价值链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自2015年起组建区块链团队,储备核心技术,探索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截至2019年9月底,众安科技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总共290项,其中,已授权2项,实审公开可查241项。区块链相关(名称含“区块链”三字)发明专利,已提交申请129项,实审公开可查112项。
近四年来,作为中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论坛的副理事长单位,众安科技牵头制定了《区块链智能合约实施规范》,并参与了其他三项标准的制定工作。今年,众安科技还参与了《区块链隐私计算服务指南》的编写。这是众安科技第五次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的团标制定。
不仅如此,众安不断将技术能力和场景连接,推出了部署在链上的生态云服务平台安链云,并基于安链云研发了电子保单管理、防伪溯源、供应链金融等数十个区块链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溯源、公益、政务、医疗、版权、酒店、供应链金融、保险、积分、隐私数据安全等10个领域。
“未来,众安区块链的工作重点将更聚焦保险领域的探索。区块链、智能合约迟早将对保险产生重大冲击,我们已从简单的、边缘的业务开始渗透,自早期的健康险保单存证、到智能合约的理赔增效、再到保单通证,希望借助技术创新,释放人力,提升效率,降低协作间交易摩擦和损耗,打造出真正的新保险。”众安科技CTO李雪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保险业细分领域——相互保险的典型代表,信美相互于2017年8月29日推出了行业首个“信美会员爱心救助账户”,其中所运用的区块链技术让运营更透明。区块链底层平台已经实现了所有资金划拨全流程都存证在链上,并可查询到全流程信息;在公益以外的其他应用场景,区块链平台还将能够在链上完成资产登记与转换,让资产运行状况都能在链上呈现,增强互信。
“信美相互行业首创的解决理赔纠纷的‘赔审团’机制、倡导保险+救助理念的‘信美会员爱心救助账户’都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使资金去向透明、信息被记录。未来,信美相互还将应用区块链技术在阳光运营、健康管理、会员自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信美相互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