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苏亚花 报道)随着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风控在我国进入到了发展的快车道。这些新技术正在不断应用于金融、物流、能源、教育等行业,加速产业升级,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然而,任何新兴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新旧转换过程,今天的智能风控行业就处在这样一个转折期,近期行业风波也使得很多TOB企业服务公司被大众关注到。
秉承技术中立性,做赋能者
为从源头严格管控风险,同盾科技创始人、CEO蒋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我们第一时间完善了相关的流程与制度。尤其是对于客户层面,发起了全面审查,制定并落实了严格的客户准入、审查与退出管理办法。针对依法成立的合作客户所经营的业务要求符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并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根据监管要求的变化进行客户合规性筛查,并对不符合最新监管要求的客户予以坚决清退,以确保业务合法合规。”
不得不说,创业不易,尤其是对于坚守科技创新的企业。
“坚持科技赋能,从不放贷、从不导流,一直是同盾科技坚持的原则。”蒋韬告诉我们,作为独立第三方的智能分析决策服务商,同盾科技秉承“技术中立性”,为客户输出分析服务,输出满足客户需要、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智能分析即服务”解决方案。
众所周知,传统金融机构的风控手段比较单一,无法为长尾客户提供风险定价,也没有能力提供与其风险相匹配的金融服务。这一困境在小微企业之间也非常明显,以大数据风控和智能风控为代表的金融科技的出现则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些方案提供者之中,同盾科技可谓典型代表。
同盾科技构建的多层次、纵深的立体化反欺诈运营生态,实时运行了数千个先进的反欺诈算法模型,每日欺诈情报监测预警超过100万次,日均拦截IP代理行为超过150万次,帮助各类机构保护账户及交易安全超过200亿次。
“同盾科技悉心打造的跨行业、跨领域、广覆盖的反欺诈网络,大大提高了各类欺诈犯罪团伙的欺诈犯罪成本。截至目前,同盾科技为超过一万家客户提供了安全保护,累计为全社会共挽回了万亿元的金融损失。这是我们同盾人引以为傲的成就。”蒋韬自豪地说。
据介绍,利用决策引擎、复杂网络、机器学习平台、设备指纹等技术,同盾科技AaaS平台智御能协助银行有效对前中后台进行重塑,形成贷前、贷中、贷后体系化和全周期化的智能管理生态系统。目前同盾已经服务300多家银行,成功完成了对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24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全覆盖。
此外,同盾还在加快政府及公共事务、大企业等领域的布局,智能分析与决策服务当前在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物流等建设中也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力求赋能惠及更多的行业。
“同盾与杭州市余杭区、唐山市共建中小微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未来我们希望将这种智能时代的创新模式推广到更多城市,为实体经济和小微经济搭建融资桥梁。”蒋韬告诉笔者。
坚持自主创新,助力中国风控自主可控
在呼吁革新与效率的时代,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的核心动能,而企业则是重构未来中国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研发、应用相互交织、促进,新技术、新产品成为了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在刚刚结束的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FF)上,同盾科技携前沿科技产品亮相展会及峰会论坛。同盾科技展示的机器学习、声纹识别、设备指纹等创新技术在金融、交通、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国际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等企业咨询和洽谈。
“每一次代表中国企业发言,每一次看到公司的技术创新受到关注,身为中国人,我们为中国科技企业的科技水平、在金融行业的洞察力可以引领全球而深感自豪。”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合伙人马骏驱告诉笔者。
马骏驱表示,无论在美国还是欧洲,欺诈风险分析都是由征信机构之外的专业公司完成的,需要各种分析工具及专业经验,比如:决策分析引擎、知识图谱、智能反欺诈等。经过六年的发展,如今的同盾科技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和世界领先科技看齐的能力,为中国风控自主可控奉献了一份力量。
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最近,科技部公示了33项拟立项的“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其中一项是,浙江大学将联合同盾科技等单位开展“可泛化的领域知识学习与计算引擎”项目的研发,该项目将面向跨界融合新业态与知识创新服务需求,攻克大规模、综合性知识引擎开发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截至目前,同盾已经荣获多项人工智能领域大奖,包括AIIA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WIN20强,入选中国科学院‘中国人工智能企业TOP10’等。这让我们感觉很自豪,这说明我们在技术创新及其商业化推广方面得到各界高度认可。”蒋韬告诉笔者。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区块链备案名单,同盾科技存证服务、同多方数据融合安全两项技术方案成功获得备案。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同盾科技一直坚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蒋韬告诉笔者,在产品创新方面,同盾科技致力于产品的创新研发,不断向行业输出领先的产品和服务能力,不仅形成了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还实现了云到端一体化的产品构成,不断引领和推进着行业发展。在人才创新方面,公司不断加强企业战略与技术创新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创新容错机制,持续激发内部员工自发、自主地进行技术创新,发挥自主能动性。
坚守“科技向善”
“科技向善”近两年成为互联网圈的热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互联网公司开始自觉地将自身的技术能力与公益事业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在智能风控领域,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的运用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效率、防范风险,有效推动普惠金融的真正落地,为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作为专业的智能风控和分析决策服务提供商,同盾科技正在成为金融科技创新造福社会的典范代表。
同盾科技跨行业、跨领域的广泛连接,使得那些传统金融服务无法覆盖的个人或中小微企业,取得了第一次获取信贷支持的机会。
粗略估计,同盾科技成立至今,至少帮助了几千万中低收入的人群,获得了第一张银行信用卡、借到第一笔消费贷款。也让他们拥有了健全的信用评估基础,助推了社会整体的信用体系建设。
蒋韬表示:“而同盾科技所做的事情,就是利用技术的手段,跟金融机构一起合作,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缩小中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在金融乃至日常生活中的获得感上的差距。”
谈及数据安全,蒋韬告诉笔者,同盾科技从技术、制度、管理、文化等各个层面制定了完善的体系。“比如我们有一个制度清单,从应用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流程、同盾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产品合规内部指引到同盾员工行为安全准则等几十条巨细靡遗的安全规范制度清单。”
据了解,同盾科技在内部通过技术手段搭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分别开发出“瞭望塔” “轻舟”“数据保镖”“星海”“星象图”等技术平台,来应对来自内外部的网络与数据安全威胁。同时,同盾科技积极参与行业安全标准认证。同盾参与金融行业首个生物特征识别安全应用标准制定,此前也成功获得央行企业征信业务经营备案。
“我们也积极探索全新的技术模式,比如联邦学习,联邦学习是一种加密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技术,参与各方可在不分享底层信息基础上共建一个公共虚拟模型,训练和交互的全过程各方都看不到其他方的信息。”蒋韬告诉笔者,“为更好进行数据安全保护、探索未来智能风控模式,联邦学习和区块链技术将是我们研发的重点。”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