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鑫 报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山西省晋中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晋中实际,晋中市农业农村局在去年全面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基础上,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通道为轴线、以产业为依托、以村庄为单元,建设乡村振兴“一片一带一圈”示范廊带,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的思路。
“一片”就是在榆次、太谷、寿阳3县(区),规划打造城郊型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片;“一带”就是以108国道、汾河为轴线,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6县(区、市),规划打造平川区百公里乡村振兴示范带;“一圈”就是围绕太长高速、南太线、207国道、九榆线,涉及太谷、榆社、昔阳、和顺、左权、寿阳、榆次的7县(区),规划打造东山区百公里乡村振兴循环圈。
2019年,晋中重点打造涉及寿阳、榆次、太谷三县(区)的“一片”示范廊带(以下简称示范廊带)。
长远建设目标确定后,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建设示范廊带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推进晋中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工程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以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办公、督导调研等不同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分管副书记、副市长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三县(区)研究廊带建设,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区)领导扎实抓、部门联动共同抓的工作格局,为推进示范廊带建设,8月22-23日,全市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召开,进一步促进了全市乡村振兴纵深发展。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做优做强主导产业,促增收。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指示精神,在示范廊带内建成3个万亩果品生产片区、3个万亩蔬菜片区、3个万亩苗木片区和1个有机旱作农业基地,从规模、质量、效益等多个层面为全市农业产业做示范、当样板。具体是:榆次区重点打造东赵乡万亩康培苗木基地,北田镇、庄子乡万亩苹果片区,北田镇以林果丰合作社为主的万亩核桃片区,乌金山镇的万亩设施蔬菜片区;太谷县重点打造以田森集团“番茄小镇”为主的万亩设施蔬菜片区,小白乡东崖等5村的万亩红枣片区,小白乡白燕村为中心的万亩园林绿化苗木片区;寿阳县重点打造以山西交控集团为主的万亩苗木基地,平头镇万亩旱垣蔬菜片区和万亩有机旱作农业基地。
目前,太谷县蔬菜和红枣片区纳入国家级产业园项目,榆次区蔬菜片区纳入省级产业园,寿阳县玉米纳入全省有机旱作示范区,榆次区苹果和太谷县苗木片区确定为2019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予以重点打造,从规模、质量、效益等多个层面为全市农业产业做示范、当样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二是打响打赢首场硬仗,优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前提、首场硬仗,晋中市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但要一步到位”的原则,全力实施了“五大专项行动”,推动示范廊带内人居环境提档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据了解,在示范廊带建设过程中,三县(区)累计拆除违规违建1.3万余平方米;累计清理垃圾38万余方,其中太谷县小白乡沙子地、白燕村完成户用垃圾分类全覆盖;累计建设管网管道3.7万余米,配套污水处理站18座;累计改造三格式、双瓮漏斗式、水冲式、卫生旱厕四种形式厕所3900多座,为村民创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活生产环境,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指数。
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对示范廊带沿线进行了综合整治。以“四好”农村路为建设标准,开展道路建设;以绿色厚重、彩叶增景、层次分明为建设标准,开展沿线绿化;以河道内无垃圾、无违章建筑、行洪畅通为建设标准,开展潇河、涧河和象峪河的治理整治。同时,在廊带沿线,建设标识标牌、公路驿站或观景平台,提升廊带的游览功能、休闲功能、服务功能。
三是聚焦聚力农村改革,添动力。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有序扫尾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据悉,通过深化农村改革,依托产业支撑,累计吸引14家企业、50多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廊带建设;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6000余名,培育庄园经济5处、合作社8个,打造了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乡村振兴的铁血军团。特别在“土地改革”这篇文章上下足功夫,把土地这个农民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作为增收致富的核心资产,引导土地流转,激活土地资源,实现增收增效。比如,寿阳引进山西交控集团,现已流转土地1.3万余亩,投资建设寿阳平头镇苗木基地和物流园区,打造“百亿投入千亿产业”集群,成为晋中市发展的新增长极。
四是紧盯紧抓乡村治理,激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针对基层党组织弱化、乡村人才外流、乡村干部难选难留难当等问题,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二十五条》,提出了“加强乡村两级班子建设、提高乡镇财力和乡村干部待遇、优化乡村管理职能、强化乡村干部管理考核激励、建立乡村干部减负容错机制”5方面25条举措,通过给权力、给待遇、给保障、给出路、给激励,进一步点燃了乡村干部担当作为的激情。特别是体现在示范廊带建设上尤为明显,三县(区)基层干部纷纷把打造示范廊带作为展现平台,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开展,勇于担当、奋发作为,用短短百余天打造了百公里示范廊带,成为《二十五条》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也为全市干部奏响了干事创业的主旋律。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