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张煜 报道)10月25日,嘀嗒出行在企业官方微博上发布了安全整改公报,展现安全整改阶段性成效,并真诚接受广大用户监督。
2018年9月,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安全专项检查组进驻嘀嗒出行进行全面检查,既肯定了嘀嗒出行坚持顺风车本质特征,坚守安全运行底线,也指出平台在安全防控方面存在一定隐患问题,并提出了5项整改要求。
过去一年,嘀嗒出行对标联合检查组提出的整改清单,在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方面持续发力,认真完成整改任务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尤其在顺风车领域,坚持“源头防控、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公安部门支持下认真开展用户背景核查,配合交通主管部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提高顺风车认证标准,严把车主、车辆准入关,清退背景异常顺风车车主15,665人,驳回不符合新认证要求的车主72,049人。
同时,嘀嗒出行加强事中、事后防控,综合设置并有效运行安全护航、一键报警、行程分享、号码保护、录音取证、安全联系人、医疗急救卡、行程保险、客服安全专线等工具,从合规经营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来保障用户安全。
嘀嗒出行负责人表示,随着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移动互联网出行市场一度盛行的靠大规模非法营运野蛮成长的老路已不可持续。“去年,中央十部委联合检查组进驻嘀嗒出行,检查组的安全检查及后期整改工作,帮助我们提升了企业治理能力,改善了企业体系,使平台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但是,安全无止境,隐患排查治理永远在路上。我们在安全整改方面取得的成效还只是阶段性的,这些成效需要专家评估和社会监督,以及中央十部委联合检查组复查验收,更需要我们企业自己将成效保持下去。这样,用户才能更安心。我们将在政府督导和用户监督下,持续修炼内功,补齐短板,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嘀嗒出行负责人告诉笔者。
交通运输新业态过去的发展经验证明,保障用户安全出行,不能单单靠企业的自律,只有政府监管部门的进驻式检查成为常态,检查—整改—复查—长效治理形成闭环,让平台企业习惯在政府严格的安全督导下开展经营活动,安全整改才有公信力,平台才不会也不能懈怠,安全警钟才能长鸣。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