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王鑫 报道)近日,山西省晋中市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99.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0.1亿元,同比下降2.1%,第二产业完成523.7亿元,同比增长6.0%,第三产业完成505.8亿元,同比增长8.4%。
发布会现场
经济运行在合理空间,三大产业总体稳定。农业生产形势稳中有降。前三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72.4亿元,同比下降2.0%。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38.1亿元,同比增长5.4%。新增企业高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8亿元,同比增长95.1%,拉动全市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为47.1%。工业用电量稳定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全社会用电量1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7%。
服务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完成505.8亿元,同比增长8.4%。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提升。前三季度,全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6.0%,较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2.3%,较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高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拉动力之和1.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势明显。房地产销售面积稳定增长,推动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59.3亿元,同比增长15.4%。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1-8月,规模以上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0.0%、61.5%;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1.5%。
内外需求联动有力,经济支撑有保障。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6.7亿元,同比增长2.1%。房地产开发投资支撑作用明显。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65.6亿元,同比增长33.5%,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个百分点。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加快。前三季度,全市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396.4亿元,同比增长14.1%,快于固定资产投资12.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比提高。在综合通道建设、207国道部分段建设等项目的带动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12.7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部投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规模扩大。全市高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25.8亿元,同比增长84.9%,占全部投资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消费规模扩大,新理念助推消费转型升级。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84.2亿元,同比增长8.1%。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加快。限额以上通讯器材、文化办公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81.4%、17.8%。网络消费习惯进一步巩固。前三季度,通过网络实现的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2.3亿元,同比增长52.9%,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按邮政管理局口径)业务量累计完成1665.9万件,同比增长44.0%,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5亿元,同比增长29.0%。以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新零售崛起。前三季度,奥特莱斯、万达商业综合体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4.5%和17.2%,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个百分点。服务型消费规模扩大。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87.7%;1-8月,规模以上文化艺术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呈现较高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映射出民众在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医疗教育等服务方面的消费需求。
外贸稳中有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比重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进出口完成15.4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出口13.0亿元,同比下降5.3%;进口2.5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全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8亿元,占全市进出口的比重为31.0%,较一季度(28.9%)提升2.1个百分点。
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产出效率继续提升。集约化生产提升产出效率。今年以来,全市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开展质量提升活动,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为21.2万元/人,同比提高1.4万元/人;规模以上服务业人均创收29.0万元/人,同比提高2.0万元/人。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企业杠杆率下降。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9.9%,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较2018年(81.5%)降低1.5个百分点。
能耗降幅扩大,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前三季度,随着环保设备的相继投入使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264.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6%,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下降8.0个和4.5个百分点。重点能耗企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前三季度,全市能源加工转换投入量6412.3万吨标准煤,能源加工转换产出量5657.5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总效率88.2%,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金融助力经济,创新活力不断释放。财政收入保持增长,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28.6亿元,同比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267.1亿元,同比增长18.2%,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占比达82%,其中,科学技术、节能环保两项支出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
金融存贷款稳定增长,保费收入有所提高。前三季度,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分别增长5.9%和10.9%,存贷比为66.1%,较上半年(64.4%)和上年同期(63.3%)分别提高1.7个和2.8个百分点。保费收入增长5.7%,增速较上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企业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不断涌现。截至2019年9月,全市拥有电子商务平台3家、众创空间19家、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4家,为创新集聚提供了良好平台。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4万户,完成市定任务的138.5%,新增注册资本(金)284.7亿元。
减税降费惠民利企,企业税负率明显降低。今年以来,全市积极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前三季度,全市共减税降费41.0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税收减免40.1亿元,费用减免0.9亿元。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负担率(税金总额/营业收入)为5.3%,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继续增进,群众获得感增强。就业形势稳定,失业率维持低位。在一系列稳就业政策的作用下,加上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增强,前三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90.2%,城镇登记失业率2.56%,控制在4.2%的目标范围内。全市“四上”法人单位就业人员期末人数27.0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907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0974元,同比增长13.5%。
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扶贫工作成效卓著。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2元,同比增长9.1%。贫困地区(榆社、左权、和顺、昔阳)农村常住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消费价格略有上涨,核心通胀总体可控。消费价格有所上涨。前三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2%,非食品类价格上涨1.5%。市区商品零售价格同比上涨0.2%。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