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9月23日,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
十八大以来,晋中市委坚决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全局性工作来推动,严格落实中央、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用改革的办法抓改革,用制度的创新促改革,不断提高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一批重大引领性改革挺进了全国全省前列,省对市深改考核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晋中市共安排7个方面39项改革任务。截至目前,党政机构改革已完成,其余38项全部按照序时进度加速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等省对市的6项重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今年晋中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来看,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聚焦“关键少数”,抓统筹。晋中市委书记赵建平率先示范,亲自主抓16项改革,围绕能源革命、乡村振兴廊带建设、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城市提档升级等改革,亲自部署,亲自推进,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落地。谋划推动乡村振兴“百里廊带”建设,积极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在全省率先出台提升乡村治理二十五条,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率先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两补”为核心的城市提档升级,破解全国性城市治理难题。常书铭市长以及其他市级领导也坚决扛起改革主体责任,对所承担的重大改革任务,摸透“下情”,掌握“外情”,重点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优化施工办法,抓落实。晋中市出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办法》《全面深化改革督察督办办法》等制度,打出了一套有效推进改革的“组合拳”。实施重大问题解决机制,破解突出问题;实施改革台账管理,掌握改革动态;实施“双随机一报告”,传导改革压力;实施督察督办,推动改革落实。
三是突出满意度获得感,抓成效。晋中市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行了改革第三方评估制度,聘请上海国信社会服务评估院对11个县(区、市)和重点领域改革分别进行综合评估和专项评估,评估范围和方法在全国具有首创性,受到了省委改革办的肯定,兄弟地市先后来晋中考察学习。同时,还探索实行了改革先进经验复制推广机制,大力挖掘基层改革的鲜活经验,推广了一批以介休“三勤合一”联勤联动为代表的基层首创改革,特别是校长职级制改革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42所学校和541名教育干部全部实现了去行政化。
在晋中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改革成效进一步显现。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前列;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省委对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综合调查中,人民群众的关注度和获得感分别达到90%和80%。今年1—8月,全市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居全省第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截至目前,全国500强企业(集团)中有180多家在晋中投资发展。据初步统计,1—8月,全市共招商引资项目169个,总投资1466.98亿元。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