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晋中: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发布时间:2019-09-24 08:56:1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今年以来,晋中市行政审批局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实施标准化、便利化、透明化、规范化“四化”改革为抓手,以构建大网络、大平台、大服务为依托,自我加压,深度整合“一局两中心”一体化运行管理,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创新创优工作任务落地,努力打造网络覆盖“领头雁”、数据贯通“试验地”、管理规范“标准田”,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改革“晋中样板”含金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激活力添动力。

以参加营商环境评价为契机,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建设与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做法对标。据了解,在全省域评价中,晋中市指标测评综合排名位居前列。在做好全国41个城市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中,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赴深圳进行专题培训,组建跨部门工作专班,完成各项填报工作,得到国家发改委的好评。

以打造便民利企服务体系为导向,深化政务服务效能革命。今年,晋中市行政审批局坚持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奇葩证明”等问题,进一步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为市场主体减负担,为群众办事生活增便利。一是试点开展企业注销登记改革,让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按照“取消前置、优化流程、并联办理、材料递减、信息共享、便利公告、缩短时限、承诺准退、全程告知”模式设计路径,实现了环节、材料、时限、事项“四减”,增加了便利,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二是实行投资项目“审批+交易”模式,让数据“多跑路”。将共享晋中10360政务服务网和晋中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做到双网融合、信息共享、一网通查,实现投资项目在企业注册、项目立项、用地出让、工程招投标、施工报建等过程中信息互通共享,便利企业办事。三是推行不动产登记集成化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将与不动产登记相关联的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事项纳入并联办理范畴,同步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只跑一次腿”。四是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让群众办事“少添堵”。将市城区社区开具证明的88个事项减少了64个。

以事项梳理为基础,加快构建全市政务“一张网”。今年,该局以基层服务体系标准化、便利化为重点,以积极做好市、县(区、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事项的梳理为基础,扎实推进审批服务领域“四化”改革,为构建全市政务“一张网”和“互联网+监管”常态化开展夯实基础。一是根据机构改革职能调整及时梳理事项。经梳理,市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取消27项、新进16项,调整19项,目前事项总数为272项,其中行政许可169项、行政确认9项、其他79项、登记告知事项1项、政府内部事务1项、公共服务事项13项;实施事项数为528项。同时,对一号通各部门知识库按部门职责调整进行清理。二是提升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就近办”功能,组织编制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代理点)“就近办”服务事项目录。三是积极推进“四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的梳理工作,按照同一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在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的要求,共组织相关部门单位梳理录入行政许可、给付、奖励、确认、裁决等审批服务事项1805项。四是“互联网+监管”系统监管事项“两清单”梳理。五是全国首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册通”告知书。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即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获得信贷、获得电力、财产登记、纳税、用水、用气、破产、注销等阶段,编制企业全生命周期“一册通”告知书。

以创新交易监管机制为突破,打造阳光交易平台。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标准化、便利化、透明化、规范化“四化”改革。一是首试“无CA交易服务”。国内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率先通过无CA登录,实施无CA开评标活动。实现“零排斥、零费用、一号通、一网办”全程电子化免费服务,以“填空”方式完成标准化、格式化的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文本编制,实现招投标文件电子化。推行电子投标文件加密流转,设置电子签名功能,建立市级主体库,构建审批+交易模式,实现电子营业执照、项目审批电子文件、工程招投标信息共享。潜在投标人无需注册即可免费下载标书,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电子投标,参加电子评标,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了全程服务“零费用”,全年为投标企业节约近1400万元,为投标人节约了成本,提升了便捷度,营造了更加公平的竞标环境。二是按照五级颗粒度标准梳理交易服务事项。共梳理实施事项415项,统一规范事项名称、办理环节、申请材料、服务时限等,编制公布交易清单、负面清单、收费清单、政策清单和全要素服务事项清单,编印全要素办事指南,做到告知到位、公开到位。三是按照备案核准+交易服务+结果确认“三段式”全流程模式进行平台整合提升。四是实行公共资源交易保证金统一管控,推行“四通知三报告二告知一通报”制度,确保保证金依法合规全额收退,绝对不允许发生无理由沉淀。

以拓展12345政府热线一号通平台功能为抓手,编织营商环境优化兜底网。积极推进热线工作再上新水平,努力把我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打造成集便民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热线综合服务平台。一是实施“热线+紧急电话”服务,实现“一号通”与110等紧急类电话协同联动,专业化处置群众和企业咨询投诉举报求助。二是畅通电话、微信、网站、媒体、现场等渠道,开展“热线+新闻媒体”,全天候受理处置营商环境投诉举报。三是通过“一号通”要情专报,为市委、市政府了解社情、解决问题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今年重点围绕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搜集汇总舆情,开展数据分析,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