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冠霖 报道)“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宗旨是读书育人、立德树人,是由中国关工委、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这项活动。从1996年开始,沁水县“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成效显著,硕果累累。沁水县关工委先后16次受到全国、省、市表彰;48个集体和298名个人受到全国、省、市表彰;218个集体和1586名个人受到县组委会表彰奖励。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的普遍赞扬和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成为全县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张知名工作名片。
灵活多样征订读本,增强了“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力度
沁水县将读本征订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学校调查研究、与有关单位沟通协调,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遇到问题灵活处理,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圆满。8年来,共为中小学生解决了近68万余元的征订“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读本费用,使全县每年的“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读本征订数量都保持在2万册以上,基本达到了人手1册全覆盖。为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力度。
形式多样开展活动,增强了“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广度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原则,利用青少年传统教育基地、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和实践教育基地和“一室三校”(图书室、家长学校、科技学校、法制学校)等教育阵地,充分发挥“五老”的优势和独特作用,紧紧围绕主题、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活动影响。
23年来,读书活动坚持做到“六个结合”,即:坚持与“五老”宣讲辅导活动相结合、坚持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坚持与“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相结合、坚持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坚持与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坚持与“德行沁水、同心沁水”等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同时通过开展诗歌朗诵会、主题班队会、国旗下的讲话、公益社会实践、参观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改革开放成就展等活动,增强了活动的思想性和趣味性。
目前,共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答题竞赛、知识竞赛1216场次,收回心得体会文章、征文和演讲稿20余万篇,编撰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征文集《祖国颂歌》和《颂歌献给党》2册书,培训“五老”理论骨干268人次,深入学校宣讲1132场次,受教育青少年约30万人次。在全县青少年中形成了“人人学读本,个个写心得,处处受教育”的良好氛围,增强了活动的广度。
教育成效给力明显,增强了“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深度
广大青少年从中受益匪浅,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伴随“中华魂”健康成长。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但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而养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而且激发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热情,提升了青少年的思想境界,助推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如:龙港镇大学生村官王洁,把自己扎根农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实践写成演讲稿,参加县“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演讲赛,获得了青年组第一名,并代表晋城市参加省电视台演讲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沁水中学王彦敏同学获得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一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作了精彩演讲;示范初中杨婧怡、张宸宜同学获全省“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演讲比赛中学组一、二等奖等。
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提升了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举办国旗下的讲话、书画习作展览、文艺才能展示、红色歌曲演唱、演讲征文比赛等活动,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如今,出现了“四多四少”可喜局面:读书学习的多了,不求上进的少了;爱国敬业的多了,漠视国事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调皮捣蛋的少了;弘扬孝德的多了,无所事事的少了。
关心下一代工作激发活力,构筑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网络平台。不断创新形式,由以学校为单位逐步拓展到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活动,并结合“千名‘五老’联千户家风家教”活动,老少共读,家庭同读。不但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体现了真实的家风家教的家庭美德。如:“五老”退休教师常小棉和子孙三代同读“中华魂”,不但两个子女是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而且孙女和外孙女也双双考入了大学。学校聘请“五老”担任“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的宣传员和辅导员已形成长期制度。如:实验小学在多年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中,聘任原党史办主任王良、原沁水中学校长赵洪瑞、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道德、原爱委办主任张道魁等“五老”到学校作不同主题的宣讲报告,开辟了一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路子。
“中华魂”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由学校拓展到家庭、拓展到社会,由学生扩散到教师、家长、社会青年,培植了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学习氛围,促进了全民阅读的前进步伐。结合“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十佳青年”等评选活动,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了基层关工委的自身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了关心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共识,促进了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增强了广大青少年炽热的爱国情怀。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