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鑫 报道)8月26日上午,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2019年上半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工作情况。
2019上半年,晋中市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就业实名制比对率100%,全省唯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人数7482人,全省第二;城镇登记失业率2.39%,低于4.2%标准线的1.81个百分点,全省第四。1-7月,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2.24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84万人,环比分别增加18.9%、6.8%。就业带动增收作用明显,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为16656元,全省第二;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额10636元,全省第二。
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吸纳人员占比达到69.6%,环比增加0.7%。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提供就业岗位量占到全部岗位95%。新增技能型人才中,90%分布在机械制造、乡村生态游、物联网+物流等行业,与晋中产业特点匹配度高,为全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晋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确保稳定和扩大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全市精准支出各类就业资金8925.9万元,惠及3.36万人,资金使用率60.40%,同上季度环比使用率提高11.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就业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减轻企业负担,稳定现有岗位。一方面,加大稳岗力度,为企业降费让利,减轻负担。1-7月,为35户企业发放应急稳岗返还补贴、稳岗补贴和技能提升补贴2194.5万,惠及1.39万职工。另一方面,落实降税政策。从5月1日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由19%降为16%,企业失业保险缴费比例由3%降至1%,预计一年可为企业减负1.76亿元,其中,养老保险费1.5亿元,失业保险费2635.26万元。有效保证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稳住了就业基本面。
加大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业。一要提升创业培训水平。推动大学生创业园与省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大学城深度融合,支持大学生创业园在省高校新区推广创业培训新模式。二要建设创业孵化器。上半年,已建成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园区达16个。其中省级5个,占比31.25%。累计进驻创业实体1669个, 带动就业2583人。三要支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在保额4706万元, 扶持创业910人,创业带动就业4874人。2019年星火项目创业大赛,设立了高校毕业生组、退役军人组、返乡农民工及新型职业农民组、其它创业人群组四个组别,目前已选拨出6名优秀代表推荐到省里参加决赛。
突出重点群体,开展就业援助。首先把高校毕业生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出台政策,明确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范围、补助金标准和见习时间,将1800人的任务分解各县落实,为山西农大等十所高校8329名大学生发放创业求职补贴832.9万元。其次要积极开展就业扶贫。晋中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就业扶贫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的实施意见》,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施策,精准目标群体,初步形成了四条就业扶贫新路径。上半年,建成扶贫车间15个,吸纳农村就业人员2319人,开发扶贫就业公益性岗位2211个,易地搬迁安置就业发就近开发扶贫就业岗位8173个,劳务输出7482人,有效巩固了脱贫成效。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开展校园招聘7次,提供岗位3万余个,参与学生2.6万余人次。
加强精准培训,促进技能提升。一要多措并举促提升。公开择优确定培训机构65所,通过考试新增持证技能人才 5777人、高技能人才317人,环比增加6.53%、0.6% 。按照进度、就业率等绩效考核给培训机构支出了585.89万元。建立“三名”(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在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培养一批有较高技能的本土人才。开展百名晋中工匠和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推荐表彰工作,每人给予2万元支持。连续5年实施“五小竞赛”,累计申报成果2.95万项,引领、带动全民技能提升。二要精准服务助发展。服务“晋中太原一体化”“山西综改区晋中开发区”“山西农谷”三大省级战略,为吉利汽车专项培养引进技术工人400人,为“山西农谷”量身定制“职业农民”260名,支持晋中开发区入驻企业开展岗前培训982人。三要打造品牌创特色。1-7月,全市就近劳务输出7482人,人均年收入可达到3万余元。对接江苏、上海等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市场,输出护工、保姆、焊工、车工等1000余人,年人均收入可达到4-5万元。继续打造祁县玻璃器皿、榆社古建、左权家政、寿阳美容等劳务品牌,带动就业 2.6万人,人均年收入可达到3.4万元。建成扶贫车间15个,吸纳就业2319人,人均年收入可达到2万元。
据了解,晋中市人社局将加强责任传导,向下传导压力,督促县级加大培训资金配套和信息化建设力度,提升保障水平。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坚持“需求导向”“就业导向”,订单式培养紧缺技能人才,深度对接本土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打造更多“晋中工匠”。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