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许连红:当护工敲开脱贫致富“幸福门”

发布时间:2019-06-30 13:50:3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  通讯员 冯新舒)“现在我在北京做护工,月工资6000元左右,比老家村里的男人挣得还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在北京当护工的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武家庄镇的许连红,用简单朴实的话语概述了她的新生活。

今年35岁的许连红,从事护工工作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工作以来,她把客户当成自己的家人对待,用心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最贴心的护理服务,凭借精湛的护理技能和优质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曾经的许连红,在丈夫健健康康撑起这个家的时候,也是围着锅台转、围着老公转、围着孩子转的“三转”婆姨。可惜丈夫得了早期肝硬化,两个孩子又得上学交费,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开始琢磨着怎么样才能多赚些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就在这时,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说的“吕梁山护工”,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2016年,许连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毅然走出大山,报名参加了吕梁山护工护理培训班,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护工培训。通过学习多项护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取得了相应的专业证书,很快就上岗了。勤劳朴实的许连红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全方位提升自己,终于成为了一名金牌护工。

“刚来北京工作时,有些不习惯,除了工作羞于与人交流。日子长了,慢慢也就适应了,闲暇之余,我爬过长城、看过故宫,眼界开阔了,变得也就更自信了!”许连红说。

有一次,她的工作是护理两位80多岁的老两口,吃喝拉撒,每件事都要操心,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她勤勤恳恳,认真观察、详细了解两位老人的生活习惯,同时积极向老人的儿女沟通交流。她每天5点多起床,为老人准备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早餐,等老人们吃完饭后,这才赶紧扒拉上几口饭,接着开始下面的工作,打扫卫生、洗衣服、做午饭……看到老人闷闷不乐了,就积极同他们谈心,唠家常。她常说:“要做好护理工作,除了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更重要的是关心老人的情感需求,平时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觉得自己受重视,自然就会开心。”她的付出得到了老两口的高度赞扬,护理工作结束后,老两口寄来感谢信,表达了对她的感激之情。

两年多来,许连红在岗位上逐步成长,用双手改变了命运。展望未来,她信心满满,她表示,以后还会抽出时间来继续学习护理护工方面的知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争取有更好的工资待遇,让自家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去年过年放假回家,许连红动员了身边的亲戚朋友跟她一起出去做护工,以前对护理护工存有偏见的婶婶也主动报了名,和她一起走出大山,开始了新的生活……

“感谢党的好政策,为我这样的家庭妇女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在脱贫致富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许连红笑着说。

在许连红身上,勤劳质朴、敢于挑战命运、困难面前不低头、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吕梁新时代农村妇女的美好形象展露无疑。她们凭借自身勤劳、智慧、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不仅挣回了票子,而且展示了形象,赢得了口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吕梁“三转”婆姨搭乘护理护工培训脱贫的“顺风车”,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用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敲开了脱贫致富的“幸福门”。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