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 (苏亚花 苗佑慧 报道)距离2014年6月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获批已过去五年。根据批复,青岛西海岸新区要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成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
前湾港、董家口刚是青岛西海岸新区这块蓝色版图上的两颗璀璨明珠。2015年7月4日,世界最大40万吨矿船“远卓海”轮靠泊董家口矿石码头,正式开启了董家口码头的“大船时代”,标志着中国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青岛港也因此率先成为国内具备40万吨散货船直靠能力的码头。2017年5月11日,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前湾港区成功投产。2018年12月,董家口港30万吨原油码头二期工程奠基开建,董家口疏港铁路同步具备通车条件。
港口建设发展带来的巨大便利吸引了精品钢基地、粮油加工和矿石贸易中心、原油分拨贸易中心等大批产业项目入驻,很多国外的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也正加快落地。英国壳牌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和马士基集团、迪拜港口等世界著名船运公司纷纷关注青岛港,落户西海岸。预计到2020年,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的吞吐能力将位居世界前三,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超级大港。
青岛西海岸新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海工装备基地和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年造船能力已超过450万载重吨,为智慧船舶、海洋环境仿真等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资源和有力的服务支撑。在位于中德生态园的国家首个海洋基因库,千种鱼基因组、海洋哺乳类基因组等多个项目正在同步推进。经过三年建设,这里已经汇聚了全球200多名科学家,与67家科研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成为世界领先的海洋基因组学和生命健康基地。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刘姗姗说:“我们的目标是把全球所有的海洋生物进行数字化,以此来解读透明海洋这个概念。目前,我们已经为300多种物种进行了测序。”
5月31号,东方红3号科考船在上海江南造船厂正式交付,开始了首次科考试航。东方红3号是目前世界上综合科考功能最完备的新一代海洋科考船,它的“大脑”——科考网络信息系统则是由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光谷软件园的地球软件技术公司研发的。青岛地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俊明说:“这是一套全自动数据处理系统。把数据采回来马上就能进行处理,处理后在现场立刻就能进行应用。”依托强大的科研实力,地球软件相继为蛟龙号、深海勇士号等深海载人潜水器研发了科考信息系统和核心控制软件,让这些深海科考重器可以实现海底精准定位和大规模数据处理。
围绕经略海洋,青岛西海岸新区做规划、出政策、聚人才、兴产业,云集了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中船重工等一大批领军型研发机构和创新企业,众多高新科技成果在这里转化为产业发展的澎湃新动能。五年来,新区海洋经济总量从2014年的491亿元,飙升到2018年的1182亿元,实现了翻番式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9%。青岛西海岸新区相关负责人说:“新区五年来,深远海保障能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建成了可以停靠世界上最大船舶的董家口码头、科考船舶基地,有世界一流的船舶海工建设基地,现在已经成为咱们国家走向深远海战略保障的战略支点。”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