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

四川路桥“智慧梁厂”打造工匠新篇章

发布时间:2019-06-17 19:44:5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苏亚花 报道)他们满腔热血,步履铿锵,迈向川南建设工地,为振兴川南地区添砖加瓦; 他们执着拼搏,勇于创新,用信念和智慧,开创了成宜高速公路“智慧梁厂”标准化建设的新篇章。他们,就是承接成(成都)宜(宜宾)高速铁路公路ZCB3-5项目部的四川路桥建设者。

怀着对路桥事业的执着,对技术创新的追求,四川路桥成宜高速公路ZCB3-5项目部不囿于现状,不拘于传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富有创新的气息,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四川路桥集团隧道分公司总经理孙立成(右)在项目一线

要干,就要不畏困难 敢打硬仗

成宜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成渝环线高速公路重要路段,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16条成都放射线高速公路之一,是四川省内目前设计标准最高的高速公路。

项目经理陈杰介绍,这条高速不仅是成都至宜宾最快捷的大通道,也是天府国际机场连接宜宾水运的航港大动脉,更是通往云南的南向重要大通道,对于加强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南向出川对接云南桥头堡,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既然干,就要干出个样来!”为打好这场攻坚战,项目部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融为一体,各个环节都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关,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成宜高速ZCB3-5标段荣县枢纽互通是整条线的控制性工程,工程需要横跨乐自高速公路,跨线施工需要封闭高速公路,由于当时即将进入春运时期,这给工程施工也带来了难题。

面对如此困难,分公司、项目部多次与地方部门进行了协商,终于争取了在春运前用3天的宝贵时间,对乐自高速长山段至度佳段进行了全封闭,为跨线施工创造了基础条件。

3天,72个小时,要面对超大体量的工作,加上现场有限的作业面,项目部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现场工序对接、协调安排和安全生产风险高,时间紧迫,需在恢复通车前全面完成桥面精确定位安装,施工工艺要求高。”陈杰说,为了更好解决存在的难题,确保节点工期目标,项目部组织召开施工技术交底会、战前动员会,成立党员先锋突击队,对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以及安全和质量方面的注意事项、控制措施进行了交底,明确了现场指挥人员、施工技术人员、联络员、安全员的职责。

整个工程从1月15日14时正式开始,指挥部就设立在施工现场,项目领导班子现场办公、指导施工,与施工人员一起日夜吃住奋战在施工现场,渴了就喝一口水,饿了就吃点泡面,困了就在现场眯一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施工生产中。

昼夜24小时3班倒,所有人员争分夺秒,严密布控、精心组织,仅用31个小时精准完成了16片42.5米的T梁安装,为实现节点工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8日下午两点,在乐自高速封闭解除前,荣县枢纽互通主线桥跨越乐自高速施工全面完成!

所有参建人员都松了一口气,稍作调整,随即又投入到工程建设中……

要干,就要放宽眼界 大胆创新

在施工现场,“攻坚克难、甘于奉献、勇于胜利”、“崇工匠精神、兴科技之风、筑品质工程、展路桥风采”等标语赫然醒目,工地上各司其职,弯筋、剪切、绑扎、预制、注浆、养护......一条现代化流水作业线呈现在面前。

技术的创新,完全颠覆传统钢筋加工,这个融工厂化、现代化、标准化的钢筋加工厂着实让人震撼,一卷卷钢筋经过智能化加工系统后,就可实现钢筋半成品加工的调直、剪切、弯曲、计数等工序,管理平台实时数据传递。加工好的各类钢筋产品,整齐有序地码放在一起,犹如超市一般,需要什么就直接取用。

这便是四川路桥致力通过智慧技术建立用于高速公路建设的“智慧梁厂”,也是四川省内首个“智慧梁厂”.

四川路桥集团结合项目特性,根据当前工业化发展趋势,探索出适合路桥特色的山区工业化建设之路,构建出具有可复制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适应环境性强的新型智慧梁厂。

“智慧梁厂”主要以新型信息管理智慧化和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为手段,以装配化、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信息化、共享化管理为目标,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打开了预制梁生产过程的每个封闭性环节,实现了由原先的人工对接转变成现在的中央厨房式的统一信息化安排。

“智慧梁厂”之所以智慧,在于项目部基于现代技术的应用,可以清楚掌握预制梁生产全流程、提高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上人工的干预、即时正确地采集生产线数据,以及合理编排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

眼前这个智慧梁厂并非简单的形式表现,而是融入多种智慧创新项目的新型智慧梁厂。

“在箱梁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单从技术上突破已经很难,只有从套路工序中发现新亮点,通过巧干活提质增效。”项目经理陈杰以独特的思维,手把着这把创新和增效的“金钥匙”。

项目部坚持科技先行,运用智慧技术,打造亮点特色工程,发挥所有人的创新智慧,形成了通过以“设计智慧、技术智慧、管理智慧”来实现生产效率、安全环保、品质效益、技术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全面提升。

副总工程师王洋介绍,智慧梁厂实现了场地优化,永临结合的设计减少了材料浪费,结约了成本,装配式台座代替了传统的混凝土台座,实现了台座的重复使用,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浪费。

在“智慧梁厂”建设中,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工艺革新,先后研发了“数控铰式调坡器”、“移动式钢筋绑扎车”、“混凝土浇筑车”、“装配式台座”、“自动补浆机”等多项“微创新”技术,用新技术大力提升梁厂建设速度,增强了梁厂的现代感和智能化水平。

“创新,并非要搞什么高精端的发明,一个小小的创意改动,就仅能提高效率,还能提高质量,减少施工隐患。”陈杰工作23年,一直在致力于工艺工法的创新改革。

2016年,陈杰就开始调坡器的研发设计,三年时间,经过多次调整,目前投入使用的是功能更完善精度更细密的第三代调坡器,由第一代人工操控到如今的数控操做。数控铰式调坡器的使用,可以精确控掉梁板坡度,有效降低了桥梁橡胶支座的损坏率,大大减少了后期更换维护费用。

数控铰式调坡器已经获得专利技术,并得到业内的大力称赞和认可,目前在多个路桥公司开始推广使用。

智慧破蛹成蝶,创新样样实用。项目部上下齐心,敢想敢做,依靠智慧巧干活,一系列的“金点子创意”给他们带来了一连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全力朝着打造“川内首家,国内一流”的“智慧梁厂”奋斗拼搏。

四川路桥集团隧道分公司总经理孙立成告诉记者:宜高速公路ZCB3-5项目部之所以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靠的是不畏困难的顽强意志,靠的是创新求变的新工匠,从每一个环节的精益求精,到新产品、新技术的钻研创造,共同撑起“路桥质造”脊梁。

四川路桥成宜高速公路ZCB3-5项目部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诠释着创新时代的“制造匠心”,推动向“质造”转变,在路桥业的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