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27日开始,居住在晋中华益巷、晋商文化广场附近的居民再也不用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发愁了。4月26日晚,晋中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的民警们加班加点到深夜近23点,在华益巷和晋商文化广场东西两侧施划了214个停车位,大大缓解了附近群众的停车难、乱停车问题。
不只是华益巷和晋商文化广场附近的居民。4月中旬以来,得益于全市迅速开展的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晋中的大街小巷正发生着向优向美的新变化。这是晋中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当前城市发展机遇和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省委“大讨论”要求的重要行动。
4月12日,晋中市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动员会召开。晋中市委书记赵建平在会上说,攻坚行动,是政治工程、民心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加快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既是顺应城市速度换档、发展转型趋势和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补齐城市建设短板,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必须之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宜居水平,让晋中更加宜居、更有品位、更添魅力,实现与太原的就业通勤一体化、职住分离无差异化、产业联系都市化,让太原都市区和国内外更多的人口、项目、产业汇聚晋中,有效促进圈层向外扩散,不断增强市城区的集聚、辐射、牵引、带动作用。城市提档升级涉及方方面面,要在全面推进的同时,把握难点、痛点、亮点,集中精力、集中兵力抓纲带目,迅速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效应。
在攻坚行动中,广告下墙、线路下地、车辆进库的“两下一进”是晋中着力攻克的难点。这是一个全国性城市治理难题入手,晋中以对标全国一流的定位来对待,以建设现代化城市的标准来部署。“广告下墙”,共涉及各类广告牌、门头牌匾7000多处,晋中市委、市政府要求“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坚决拿下”。“管线下地”,工程量、投资额都很大,晋中市狠下决心,彻底清除蜘蛛网。为实现“停车进位”,晋中用好楼上和地下空间资源增量,严格要求各类建筑停车位的“上天入地”配建,同时,在“错时共享”上下功夫,提高停车设施周转利用率。
“买菜难”“如厕难”“停车难”等群众的所急、所盼、所怨是晋中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的焦点。晋中从这些群众高度关注的等问题入手,一件接着一件办。解决买菜难,就是要按照服务半径1000米左右、居民10分钟左右可到达的标准,完善已有和新建的各种层次的便民市场服务体系,满足市民不同需求。今年,要新建17个便民市场。解决如厕难,就是要抓好“厕所革命”,一方面,要规范设置,综合考虑城市风貌和功能,选择适宜的街区地段,以贴近群众为目的建设一批高标准厕所;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推进商街店铺、机关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解决停车难,就是要在增加车位用地供给的同时,做好交通替代,加快舒适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频次;处理好特殊区域、特殊时间段的交通组织。
增绿、添韵、提速,这是晋中市城区正在打造的亮点。增绿,就是要扭住“一半森林一半城”的目标,加快森林进城、林木环城,大面积、大幅度提升城市绿量,做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给晋中人民亲近自然的居住体验。添韵,就是要在街景改造、立面整治、公共设施换装、亮化工程等各个方面统筹设计,综合晋中文化性格、传统特色、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找到自己的“主旋律”,体现与众不同的人文特点,展示晋商故里十足韵味,保护城市的独特气质。提速,就是要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步伐,用好阳光政务“一网十平台”服务系统,通过数据资源高度集成和共享交换,让便民服务变“人跑腿”为“数据跑路”,让城市管理即时反应、精准调度。
工作很多,任务很重,人民群众的期望很大。如何把这些工作做好。晋中市副市长郝向明说,晋中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就是要下到绣花功夫,做好补短板、提品质、创特色、强管理等工作。
补短板包括“两下一进”和“老旧小区改造”两项任务。“两下一进”,广告下墙需拆除违规广告牌4860余处,治理门头牌匾2500余处。管线下地要将290多公里各类架空线缆全部下地缆化。停车进位需清除40多个非法停车场,施划增加3万多个停车位,总量达到4.5万以上。使城市空间管理实现整洁规范、整齐有序。“老旧小区改造”,主要针对的是2000年前建设的小区,共537个,重点是“二青会”12条道路沿线的253个。通过小规模、渐进式分步改造,在解决好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增加小区绿地和公共活动设施,有条件的小区要鼓励加装电梯。通过改造,让群众生活更方便,住得更舒心。
提品质,包括“立面风貌提档”“生态提质”“设施提质“和“扬尘防治”四项任务。“立面风貌提档”,要对市城区50条主次干道、180条小街巷,拆除违法建筑,增强视觉美感,提升城市风貌。“生态提质”,要对25条主街道绿化带、16个公园、39块绿地,提升绿量、优化景观、修复生态。“设施上档”,要对汇通路、安宁街、8条小街巷、6条人行道、26处重点部位等市政设施,和公共卫生间、报刊亭、早点摊等便民设施,改造提升、完善功能、优化布局。“扬尘防治”,要对各类环卫基础设施进行提质提升,推进1400万平方米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化改革;对渣土运输行业进行规范,健全管理机制,进行长效管控;强化工地扬尘整治,坚决落实“六个百分百”;开展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整治,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两年内逐步退出市城区;对城区所有裸露地面进行全覆盖整治,实行动态化监管。通过立面风貌提档,使城市风貌更美、生态更优、功能更强、空气更好。
创特色,包括“特色片区”和“便民市场”两项任务。“打造特色片区”,重点是4个区域,北部以龙城东大街区域为轴线,加快开发步伐,实现“一半森林一半城,城在林中水在城”的美好愿景,与太原龙城大街形成60华里经济长廊,成为带动晋中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南部以生态修复为重点,在潇河一二期基础上,三四期同步开展,全面修复潇河生态功能,打造环城休闲文化新业态经济长廊;东部以“高、精、尖”为目标,整合晋中职业院校入驻,引进省内外优质职教资源,打造引领辐射全省的职教示范园区;西部以省转型综改示范区为引领,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推进形成与太谷县改区相呼应的60华里产城融合洼地。“便民市场建设”,主要是引入社会资本,推行华联模式,取缔19处马路市场,新建17处便民市场,让市城区3000多个马路摊贩进入市场经营,形成运营专业、方便快捷、物美价廉,具有晋中特色的便民市场建设管理机制。
强管理,就是全面实施“三勤合一”、全面推行“街长制”。“三勤合一”是晋中市深化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一项创新举措,一年的实践证明,实行“三勤合一”联勤联动机制,有利于规范执法,有利于高效执法,更有利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下一步,重点是市级层面要加快完善联动机制,构建联勤联动统一指挥、快速处置的指挥体系和运行体系,县级层面要加大力度,推进落实。“街长制”,主要通过对所有道路街巷确定街长,定人定街定职责,把责任落实到基层一线,形成街长、志愿者、老大妈和“三勤合一”协调联动的长效机制,构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格局,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