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王鑫 报道)4月23日下午,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2019年全市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晋中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改和综改相结合作为经济工作主线,积极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着力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六稳”工作扎实有效,全市经济开局良好,为全年经济稳中向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要指标保持中高速增长,位居全省前列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1.0亿元,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3.1亿元,同比增长12.2%,居全省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9.3亿元,同比增长8.8%,居全省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0亿元,增速提升明显;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9.7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4.6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731元,同比增长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274元,同比增长9.5%。
新兴动能加快发展,产业集聚集群稳步推进
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力。一季度,吉利(新能源)汽车、东方希望、阳煤寿阳化工、晋能光伏等近年新投产企业引领作用继续显现,四企业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4.3%。
转型项目投资加快。一季度,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倍增,完成4.6亿元,同比增长2.5倍,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4.5倍,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9%。
此外,电商交易持续扩大。一季度,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类值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5678.1万元,同比增长109.0%,较上年同期加快92.7个百分点。
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51.0%、26.8%、16.1%。快递业持续快速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444.1万件,同比增长38.9%;快递业务收入完成0.73亿元,同比增长38.7%。
市场主体积极涌现。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847户,其中新登记企业691户。
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力。初步测算,全市开发区(园区)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3.8%。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项目、山西中部食品工业集聚区和隆起带建设稳步推进。
转型升级再现新成效,产需结构调整优化
从产业结构看,一产、三产稳定,二产加快。一季度,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0:48.7:47.3,和上年同期相比,二产提升0.4个百分点,一产、三产总体保持稳定。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6亿元,同比增长1.3%。制造业增加值完成44.5亿元,占全部工业的33.4%。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42.3亿元,同比增长7.3%,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为41.6%,较上年同期(41.5%)提升0.1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1388.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实现旅游总收入147.0亿元,同比增长17.3%。
从需求结构看,消费投资外贸共同发力。一是消费带动力持续增强。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8%,达到近五年同期以来最好水平。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7%;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9%,高于商品零售增速(8.7%)0.2个百分点。二是第三产业投资引领作用明显。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完成50.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64.2%。三是对外贸易较快增长。受中美贸易谈判的正面影响,出口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7%,增速较1-2月(-1.1%)提升16.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13.9%)提升29.6个百分点。
经济运行质效提升,绿色发展加快进程
财税质量明显提高。一季度,全市税收收入3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4.0%,同比增长24.9%。税收收入结构积极变化,增值税同比增长53.9%,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同比提升9.9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36.1%,比重同比下降6.3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25.9%,比重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此外,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均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长态势。企业效益总体向好。利润较快增长。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6亿元,同比增长22.6%,较上年全年提升2.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20.6%。民营经济贡献加大。一季度,全市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95.0亿元,占全部工业经济的71.4%,较上年同期提升4.0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8%,较上年同期加快0.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12.7%,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103.8%。污染防治成效显现。清洁能源产量持续稳步增长。一季度,全市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天然气产量2576.3万立方,同比增长59.5%;热力产量136万吉焦,同比增长4.4%。能源供给结构进一步优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5.35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9.5%,较上年同期提高4.3个百分点。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领域保障有力
城镇就业稳中有增。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312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4.54%,较上年同期增加1299人,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体。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一季度,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一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04,比上年同期下降0.05。物价保持温和上涨。一季度,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涨幅较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3.3%。构成居民消费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五涨三降”,食品烟酒、居住、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同比上涨,衣着、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讯同比下降。民生支出足额保障。一季度,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81.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6%;同比增长29.0%,较上年同期加快17.4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加快13.9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