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石永科 报道)4月18日, 春光明媚,天清气朗。两辆满载着香菇菌棒的大货车在吉庆锣鼓声中从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发,将由青岛港漂洋过海抵达韩国。正式开启了交口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暨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香菇菌走出国门、出口韩国的之旅。今天,交口夏菇出口韩国新闻发布会在山西吕梁交口县隆重召开。
交口县位于吕梁山脉中段,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627小时,平均降水量618毫米,介于北纬36°43'至37°12'和东经111°03'至111°34'之间,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香菇生长的黄金纬度带,受纬度、地形和海拔高的影响,年平均气温6.7℃左右,5-8 月份高温季节平均气温19℃,且昼夜温差大,达10度以上。这里夏季凉爽,湿度小,光照时数长,非常适宜夏季香菇的生产发育,是全国少有的夏季香菇之乡。
交口县政府副县长贺建强介绍,在这独特气候条件下生产的香菇,肉质厚、色泽艳、品相好、花菇率高,填补了全国夏季香菇的空白市场。近年来,交口县委、县政府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推动“ 生态菇、健康菇”理念,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以及农民脱贫致富、 助推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形成了以香菇为主,平菇、黑木耳、羊肚菌、茯苓等多菌种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小香菇、大产业”,截至2018年底,全县食用菌达到3000万棒,其中夏菇2500万棒,覆盖全县7个乡镇和60%的行政村,年产量达到2.5万吨,产值实现3亿元。建成韦禾、天麟两个现代化示范园区和双池枣林“十里香菇长廊”,发展龙头企业5个,专业合作社65个,培育500万棒以上的示范 乡镇2个、 专业村52个,带动4200多户贫困户实现增收。同时,不断延伸食用菌产业利益链条,积极发展林菌持续循环,铺就了一条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新路子。由此,交口食用菌产业也赢得了“吕梁态势 交口速度”的美誉。与此同时,交口夏菇品牌凭借优良的品质和有利的市场档期唱响全国,交口三宝“香菇、山猪、沙棘” 特色农业品牌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更是逐渐名扬四海。
.
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佩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交口县韦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以香菇、木耳为主的菌种培育、菌棒生产、菌菇种植、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食用菌企业,是山西省产业扶贫龙头企业,吕梁市农业产业化骨干企业,也是交口县“百企百村”结对帮扶和民营经济转型样板企业,更是交口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标杆企业。 2018年公司共生产香菇菌棒500万棒,生产销售优质香菇200万斤,实现产值3000万元,已经成为交口乃至吕梁的地标性品牌。公司生产基地周边土壤、水、空气无任何污染,是传统的农耕生产区,是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理想生产基地,产品以“菇柄短、肉厚、面白、水份含量低 , 蛋白质、维生素、香菇精含量高 , 肉质感强、口感好、香味浓”等特点, 被 相关机构 认证为有机香菇。 这次出口韩国菌棒是韩国客户到公司详细考察了解技术、环境、产品质量,并经过严格化验后确定的。首单合同供棒量是50万棒,年内供韩意向500万棒。
交口县人民政府县长乔劲松表示,今天,对交口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承载着全县13万人民对产业振兴美好祝愿的首批食用菌菌棒专车将至此走出国门,驶向韩国。这是继交口“吕粮山猪”直供港澳后,交口县的又一大喜事。标志着交口对外贸易出口额突破零的记录,也标志着交口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步入了新的阶段。此次食用菌棒的出口在交口农产业发展史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自此, 生态、健康的交口夏菇也真正成为了交口人民的“致富菇”、“幸福菇”。
责任编辑:张煜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