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福银高速公路一路前行,两侧沟壑纵横、层峦叠嶂的黄土梁连绵不绝。驶入312国道,穿越漫长的六盘山隧道,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映入眼帘。
隆德县地处黄土高原西部的祁连山过渡带,绵亘群山阻隔了隆德县与外界的联系。为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隆德县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全县脱贫攻坚。目前,隆德全县99个建制村通公路、客车率均达100%。文化底蕴深厚的隆德县,也随着交通运输发展逐渐显示出文化产业优势,焕发出新的光彩。
交通+民生 铺筑乡村幸福路
穿过隆德县城前往观庄乡前庄村,通到家门口的村路整洁平坦,行道树后隐约可见大片的农田和温馨的农家小院。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在春日里呈现出安静祥和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
“现在这条路修得好,下雨没有泥,原来艰苦得很,都是土路,什么车都进不来。”说起村里的变化,前庄村村民李勇感慨颇深。李勇家门前的这条路原先每逢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虽然从家里到孩子的学校仅有200米的路程,但遇到下雨天,只能背着孩子去上学。
泥泞的黄土路,更成为村民们生产生活路上的“绊脚石”。“以前路不好走,建材运不进来,只能夯土房。”80岁的村民潘怀仁说,隆德县海拔高气温低,走上通畅的公路、住上舒适的房子一直是当地老百姓最大的心愿。
2014年以来,隆德县完成村组道路硬化424公里,村庄巷道硬化1257公里,田间生产道路拓宽铺砂352公里。目前,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215.8公里,99个建制村已全部通沥青或水泥路,形成了以312国道、青兰高速公路为主线的“三纵四横”公路网络格局。
“出门有路,上路有车”,公路的畅通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直达家门口的客运班线成为他们乐于选择的出行方式;旅游随着公路发展,许多村民开起农家乐实现增收;农产品的销路也不再是难题……
如今,李勇家通往学校的路很安全,大型农耕设备也可以直接运到他家的田里,“铁犁牛耕”的艰苦岁月已经成为回忆。潘怀仁家以前的土坯房变成了砖砌瓦盖的新房,农家乐开得红红火火。
交通+旅游 全域发展带动脱贫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沿着六盘山红色旅游公路缓缓驶向山巅,路侧有清晰的道路标识牌和绿色钢制防撞护栏,沿途的风景赏心悦目。
“现在自驾游非常普遍,旅游公路沿线也设置了标识标牌、完善了防护措施。”固原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杜彦荣说。近年来,通到家门口的公路不仅打通了当地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为隆德县发展乡村旅游和沿线百姓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隆德至张易公路的建成为六盘山文化旅游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隆德至庄浪公路的建成带动了沿线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解决了隆德县新庄村80余人的就业问题。固原市还规划建设了两条旅游环线,串联起全市大部分景区及重点旅游乡镇,每一个旅游点半小时内就能到旅游环线,为自驾游提供了便利。
“没有规划旅游环线之前,基本没有来固原市自驾的游客。”杜彦荣介绍,近年来,固原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据统计,从2015年至2018年,固原市年旅游收入已从25亿元上升到了40亿元。目前,固原市仅3星级以上的农家乐就有350户,乡村旅游直接带动就业超过5000人,4万多人实现了间接就业。
交通+产业 摘帽致富有奔头
隆德县的群众不仅在通达的公路上走出了新生活,更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凤乡岭于河村的魏氏砖雕展示馆内,一件件精美的砖雕作品令人目不暇接。无论是盘龙舞凤还是花鸟鱼虫,都活灵活现,方寸之间,栩栩如生。
曾经,如此精美的砖雕却没有好销路。“以前路不好的时候,我们只能用小蹦蹦车拉砖雕到县城里卖,光运就得花上一整天。”魏氏砖雕第四代传承人卜文俊说。
随着桃山至沙塘农村公路的升级改造,2017年,魏氏砖雕艺术有限公司整合国家专项投资资金640万元,建成魏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将魏氏砖雕非遗文化与扶贫产业相结合,采取企业基地集中生产和周边农户分散制作相结合的模式,吸纳更多贫困户参与产品制作。目前,该公司已吸纳23户贫困户从事砖雕生产制作。“现在路好了,产品根本不愁销路,我们的砖雕最远可以卖到贵州,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卜文俊喜笑颜开。
与于河村砖雕展厅内的宁静不同,前庄村人造花扶贫车间里热火朝天。“现在不是农忙时节,村里很多人都来这里做工,正是人多的时候。我在这里做了两年多,什么时候来都有活干。”55岁的司彩霞告诉记者,这里按件记工资,多劳多得,仅靠加工人造花,她年收入就可达2万多元。
依托隆张公路,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运入前庄村,被加工成为精美的人造花后从前庄村运出宁夏,销往欧洲。“以前来这里要翻过三座大山,现在通了公路,材料、产品运输都不成问题。”宁夏隆德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潘胜贤介绍,早些年他们就看中了隆德县劳动力丰富、岗位稳定的优势,但苦于交通条件无法建厂。
前庄村人造花扶贫车间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的问题。在隆德县,像这样的扶贫车间还有11家,辐射隆德县13个乡镇,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