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闫志轩 报道)一幢幢安置楼房明亮整洁,一张张朴实的面庞挂满笑容……近日,记者走进山西省最后一个脱贫摘帽的省级贫困县榆社县,探访其“脱贫摘帽”的实践与成果。
榆社属省级贫困县,是革命老区,是老一辈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是出钱出粮出兵的模范县,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县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辖4镇、5乡、1个城区管委会,222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14.2万,其中农业人口11.7万,贫困村151个,19257户48817人,贫困发生率42%,是全省最为贫困的县之一。
榆社经过了30多年艰苦卓绝的扶贫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就。进入脱贫攻坚期以来,特别是2016年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换届以来,书记县长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坚决推进脱贫攻坚。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县减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年实现了52个贫困村整村脱贫,5903户15085人贫困人口精准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2%降至6.21%。从贫困县退出14项指标完成情况看,2018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01元,增长率14%。高于全省贫困地区12.6%的增长幅度,高于全省8.9%的增长幅度;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医保参保率、学前入园率等5项“软指标”已经实现全面达标;2018年共修178公里农村公路,启动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达标提升行动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覆盖提升工程,基本完成210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改造了2209户农村危房。各项底线任务早谋划早动手,七项硬指标基本实现达标,为2019年如期高质量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易地搬迁是榆社县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搬迁中政府很是体贴咱老百姓,住进楼房给补贴,装修房子还送咱电视机、洗衣机,人们住得很舒坦”,文景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一位大姐开心地告诉记者。据负责该项目的一位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政府为搬迁群众免费提供装修所用的水泥、沙子等,在其按时入住后,为群众提供电视机、冰箱,安装配套基本生活设施,让搬迁群众最小成本入住楼房。
据悉,此次易地搬迁工程总投资近6亿元,共11个安置点,安置住房总建筑面积达23.1万平方米,4000多套住房,绝大部分达到入住条件,绝大部分搬迁户拿到了钥匙,分房率98%,入住率接近60%,全部完成后,将有6400多人迁到县城。在做好易地搬迁的同时,该县也非常注重易地搬迁后续发展和就业安置,在易地搬迁安置点附近配套产业建设,落实建设资金1亿元,配套产业建设3.5万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同步引进项目,有的已经投产,有的正在加班加点施工。
山西雄恒乳胶制品有限公司是榆社县箕城镇易地搬迁后续产业气球加工项目,总经理朱建辉介绍,加工“小气球”,操作简单,工作时间灵活、地点灵活,老幼兼可,在家就可以完成,可以充分带动农村闲散劳动力,日均产量可达110万根,已带动全县范围内2000余人口务工增收。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山西十四只绵羊农业产业园,听取了园区负责人对新、绿、优的全新特色产业和广阔市场前景的介绍。据了解,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绵羊存栏30万只,年产绵羊奶3.2万吨,年输出产奶母羊15万只,预计安排就业1000人以上,带动7000人脱贫致富。
2019年是榆社脱贫摘帽之年,也是榆社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之年。山西省委、省政府非常关心支持榆社脱贫摘帽,省级专项资金12332万元已于1月份拨付到账,晋中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举全市之力支持榆社县脱贫摘帽的意见,确定市委常委包联乡镇、5个经济发展好的县区对口协作帮扶5个乡镇,为榆社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支持。榆社县委、县政府也自觉扛起主体责任,自加压力,响亮地提出了高质量脱贫摘帽的目标,制定了“3488”行动方案,以红色土地的优良传统,军事化的作风、军令化的决心,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
责任编辑:石永科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