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山西晋城市“两会”召开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19-02-28 12:50:1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陈佳强 报道)为深入解读好政府工作报告,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更好地体现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2月26日下午,山西省晋城市新闻中心组织召开“两会”第四场新闻发布会。

会上,晋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局长司国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刘闯、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郎诗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郭明太、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董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白亚平六职能部门负责人与记者见面,集体接受采访,就各单位2019年工作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太行日报》记者:请晋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领导谈一下,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晋城市行政审批体制上的一次自我革命,是进一步促进投资项目落地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立现代政府体系的必然选择。晋城市在全省率先在市、县两级一体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已被山西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试点,同时还组建市、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办法,实行“一个部门、一颗印章管审批”,直观地、有效地审视分析、做好减法,进一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终结审批领域权力寻租现象,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山西晚报》记者:据了解,此次机构改革中,晋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将从各单位划转相关审批事项。请介绍一下此次审批事项划转情况。

答:划转审批事项是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基础前提和关键一步。根据晋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相对集中、宜划则划”的原则和首批从“两线一片”(即投资项目线、市场准入线和社会民生事务片)3个领域划转的思路,晋城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照山西省公布的《市级政府部门行政职权事项标准清单(2018年版)》,对相关部门的审批事项进行了梳理,并经晋城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此次,将划转26个部门325个审批事项。另外,考虑到一些部门的隶属关系及其业务的特殊性,暂不划转晋城市公安局、市交通局(下属单位——晋城市道路运输交通管理局)、原晋城市国土局、市安监局、市事业登记局等5个部门66个事项,暂不划转晋城市税务局、市邮政局、市人民银行、市国安局、市无委办等5个垂直管理单位的10个审批事项。

晋城电视台记者: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是三大攻坚战之一。想问下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郎局长:2018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嬴了吗?2019年有什么思路?

答:2018年空气环境质量情况:2018年,在晋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打了一场大气污染防治翻身仗,圆满完成了山西省政府的下达的SO2和PM2.5两项约束性指标,受到生态环境部充分肯定。2月20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解除山西省晋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限批的通知”。

2018年水环境质量情况:2018年,9个省考监测断面中有7个达到或优于三类水质,占比77.78%,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全部达到山西省政府考核要求。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晋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用好“两个抓手”落实“八大行动”强化“五个支撑”,推动全市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其中,“两个抓手”,污染源从大的方面分为工业污染源和社会污染源。2019年晋城市生态环境局将利用“两个抓手” :工业污染源管控“三化” 社会污染源监管“网格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个抓手对应一个平台系统、一支巡查队伍。

晋城在线记者:前几天太行日报公众号的一篇文章讲:"晋城空气污染第一元凶不是PM2.5,而是O3。想问下郎局长:咱们晋城的首要污染到底是什么?能不能给个权威的解释?

答:经过专家团队对晋城市优良天数影响因素分析其主要污染物为O3,其次为PM2.5、PM10,2018年O3浓度较高的时间出现在2018年4月下旬至10月下旬。所以,O3并不是全年高,而仅在仅4月下旬到10月下旬。

在非釆暖季,没有散煤污染,有时万里晴空、艳阳高照、风和日丽,空气质量也不达标的原因是O3。事实上,从近年来全国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中,4月下旬到10月上旬,03连续几个月取代PM2.5成为空气超标的"元凶"。O3不像PM2.5那样张牙舞爪,而是“藏得很深”,是一种看不见的隐性污染。

专家建议,治理臭氧污染,重点应该放在源头上,加强车辆油品和企业排放检查,认真研究拥堵道路的疏导问题,切实严格管控汽车修理、钣金喷漆、有机溶剂使用、露天烧烤、饭店餐饮油烟及生活垃圾等排放行为,确保源头排放各项指标达标。

《山西日报》记者:作为新组建的部门,请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刘局长介绍一下今后的的工作重心和方向。

答:为正确履行“两统一”工作职责,今后,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工作重心可以概括为“5个把握”。

一是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大计,切实履行好守护者职责。坚持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加大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切实履行好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的“守护者”这一角色。

二是牢牢把握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部署,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服务保障水平。认真贯彻晋城市委、市政府对自然资源工作的要求和指示,结合正在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深入推进自然资源领域改革与创新,进一步用足用活政策,强化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要素支撑作用,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三是牢牢把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把节约利用资源理念贯穿于自然资源工作全过程,积极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四是牢牢把握机构改革的重大任务,积极构建规划和自然资源管

理新体系新机制。切实解决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多头分散、条块分割的问题,实现科学有效、顺畅无阻的统一管理。

五是牢牢把握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政治责任,全力维护全市系统良好政治生态。继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推进。

晋城电视台记者:对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全市重点工作,2019年,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答:2019年,晋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将着力打好“4张牌”。

第一张牌是“改革创新”牌,力争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森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出台和落实一系列深化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同时,还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深化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

第二张牌是“服务保障”牌。2019年将围绕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以及机场、东南环高速、丹河快线等60项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全市重点转型项目、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开发区招商引资、民营经济、老城改造、金村新区建设、城市“三通”等重点,坚持“提升、保护、延续、注新”的规划理念和集约节约的用地思路,大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在去年超额完成5000亩开发区土地收储军令状的基础上,今年再完成全市开发区5000亩土地收储。

第三张牌是“安全民生”牌。抓好全市的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预警防治工作,加快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和搬迁工程;开展严厉打击土地和矿产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铁腕整治违法违规占地行为,坚决遏制私

挖滥采反弹抬头;大力保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加大易地扶贫搬迁用地支持力度;坚决完成“大棚房”问题整治任务。

第四张牌是“生态保护”牌。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确保全市299万亩耕地和247万亩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严格落实国家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敏感脆弱区等特殊区域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政策,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在重点生态功能区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国土综合整治、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深入开展国土绿化行动,高标准完成营造林 2.21万亩,坚决打好“国土绿化”这场硬仗。

晋城在线记者:晋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要补齐交通短板”,请问晋城市交通运输局对这项工作有什么计划和安排?

答:多年来,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倾力支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存在交通运输短板,是因为目前还没有机场,没有高铁,高速公路仅长晋高速贯穿晋城南北。2019年,晋城市交通运输局将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在高速公路方面。

1、阳蟒高速公路。该项目全长40公里,总投资概算约57亿元,2016年9月28日奠基动工,力争在今年年底完工。

2、晋城东收费站改扩建工程。规划新晋城东站设置6进10出16条车道,目前3进3出6条车道已具备联网收费条件,力争今年上半年完工。

3、晋阳高速八车道拓宽改造。该项目起点位于大箕镇冶头村与晋济高速公路相接,终点在洪上村西北接省道阳济公路。全长约44公里,投资估算约76亿元。今年已经开工。

4、晋城东南环高速公路工程。该项目起点位于北义城,接高新高速,终点大箕镇冶头村与G55二广高速公路(晋济高速)相连接,全长约38公里,投资估算约68亿元。目前正在推进前期,积极争取列入省“十三五”高速公路网规划,力争早日开工。

5、晋城西南环高速公路工程。该项目起点与高沁高速相连接,终点与晋济高速以及规划的晋城东南环高速相连接,全长约60公里,投资估算约88亿元。目前正在推进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列入山西省“十三五”高速公路网规划。

6、阳运高速。该项目是晋城市高速公路的西南出口,已列入山西省“十三五”高速公路网规划,起点位于阳城县演礼乡南任村与阳蟒高速连接处,终点位于阳城、垣曲两县交界,2013年已批复工可,晋城境内35.7公里,投资约45亿元。2019年将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7、安沁高速。该项目是安泽至阳城高速公路的一段,是晋城市高速公路的西北出口,已列入山西省“十三五”高速公路网规划,起点为安泽县城西侧腰庄村东,终点接陵侯高速郑庄互通,2013年已批复工可。其中,晋城市境内20公里,投资约23亿。2019年将加快推进前期。

8、积极协调晋新高速河南段建设,力争在2020年打通全市高速

东出口;启动长治壶关至晋城陵川至焦作云台山的高速公路前期工作。

在国省干线方面。

1、G342晋城市过境段改线工程。该项目起点位于泽州县高都镇续家村北,终点位于泽州县南村镇张庄村,全长36公里,概算投资31亿元,2018年5月份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5.7亿元,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15.4亿元,力争2020年底完工。

2、G207线晋城市过境段公路改线及新增交叉工程。该项目起点位于晋城东北崔庄村西与既有国道207线相接,终点位于申匠村北与既有国道207线相接处,全长18.6公里,总投资23.4亿元,2015年5月开工。截至去年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2亿元,2019年计划完成投资2亿元,力争在2020年底完工。

在农村公路方面。续建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2019年完成投资15亿元。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19年计划建设里程990公里,完成投资6亿元。

在场站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北石店公交场站建设;推进太焦高铁综合枢纽站的前期工作。

《太行日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为民办实事”之一的“市域公交一体化提质工程”,对此晋城市交通运输局有什么具体安排?

答:2018年,晋城市交通运输局先后开通了晋城到郑州、焦作、长治的跨省城际公交,一年来,运送旅客达到了146.7万人次,为融

入中原奠定了基础。2019年,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根据实际情况新增、优化公交线路,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高效;二是加快新能源车辆更新力度,更新110辆新能源电动公交车,打造“绿色公交”,到2019年年底,全市区范围内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0%;三是加快公交智能化发展,打造“智慧公交”,对市区124个公交站牌进行智能化改造,开通公交手机查询APP智能系统;四是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建设完成县域内城乡公交、镇村公交两级公交体系。

《太行日报》记者:请问晋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郭局长,2019年晋城市在推深做实住房制度改革方面有哪些新举措呢?

答:2019年,将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以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为重点,加快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以配建为主、专用土地建设为辅,切实提高租赁住房在新增住房供应中的比例。

二是以保障“新市民”为突破,稳步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完成南马匠公租房分配入住,启动公租房货币化工作和人才房建设,建立“三晋英才”、“千人计划”、“421”计划等各类人才住房保障机制。

三是以国家发行棚改专项债为契机,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打造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自然优美的景观街区,对批复后三年以上仍未开工或开工后进展缓慢的项目,实行退出机制。学习太原市改革试点经验,创新融资模式、政府购买服务和补偿机制。

四是以推进住宅全装修为突破,着力提升住房消费品质。今年中

心城市新批土地建设的住宅,要率先实行全装修,切实提高全装修住宅比例,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住房供应品质。

五是以构建长效机制为抓手,努力实现“稳房价、稳预期”,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制定住房发展规划,建立新建商品房房源发布制度,稳定市场预期,促进供需平衡。

《山西经济日报》记者:城市建设向来是市民关注的焦点,请问郭局长,2019年在城市建设上有什么新动作?有哪些新项目即将实施?

答:2019年,重头戏仍然是老城更新与保护、金村新区建设和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在老城更新与保护方面,继续推动老城居民回迁楼建设,到2020年底全部建成;重点完成“两街”、“两路”路网改造(即东、西大街和景德路、景忠路);启动实施“两园”、“两会”和“两河”景观提升改造(即景德桥公园、景忠桥公园,东滩会、西滩会和东河、西河);统筹推动文庙巷、青龙巷等历史文化街巷提升改造。总体上,计划用3-5年时间,投资70多亿元,将老城打造成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街区和自然优美的景观街区。

在金村新区建设方面,去年已完成10平方公里核心区控制性规划、5平方公里城市设计,新开工5条骨干道路、6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完成前期。今年重点围绕2020年底晋焦高铁通车的目标,加快配套工程建设。一是高铁东站站前广场,建设内容包括“两纵四横”六条心等;二是丹河快线“1+3”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丹河快线和太岳街东延两条道路,全长约11.5公里,红线宽50/60米,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有BRT快速公交线路。整个金村新区,力争在3-5年内投资150亿元,打造成城市的另一个增长极。

在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方面:今年将继续推进“三通”工程建设,加快中原街改造及综合管廊建设、畅安路北延、景西路南延等24条道路进展,争取实现年内通车或具备通车条件。继续开展城市“双修”,重点对文博路、红星街等部分路段和小街巷实施改造和修补,继续在学校、医院等人流量集中的位置修建一批人行天桥,启动七叉口地下通道,切实在方便居民出行上取得新进展。同时,要加快实施新“三源”工程,开工建设第三水厂和“阳电热源”项目,完成西气东输气源管线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

《山西市场导报》记者:晋城市市场监管部门是“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是实现“先行区”“领跑者”“桥头堡”三大目标的推动者。过去的一年,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在营造“六最”营商环境,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效?

答:2018年,晋城市市场监管部门紧紧围绕晋城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全力创优准入、竞争、消费“三大环境”,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有力推动了高质量转型发展:

一是聚焦“简证放权”,市场准入环境持续优化。六项改革先行先试,领先全省。特别是在全省独家推行了“住所负面清单”改革,

全面实行申报承诺,扫除了电子化注册的最后一大障碍,做到了清单之外畅通无阻,解决了普通百姓和大中专学生的创业难题,激发了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聚焦“监管创新”,市场秩序更加规范有序。先后推行了双随机、信用平台、食品药品检测等监管改革。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全省第一。企业年报公示率全省第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质量均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

三是聚焦“优化服务”,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质量品牌”方面,地理标志商标领先全省,荣获全国“质量魅力城市”称号,煤层气检测中心成为国家级质检中心。

《发展导报》记者:今年是晋城市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起步之年,与过去相比,新的市场监管体制有什么变化?今年的工作有什么重要举措?

答:这次市场监管机构改革,从国家顶层设计来讲,就是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新趋势,推行“一个部门管市场”的新的监管体制。我们将重点抓好“五项改革”:

一是强化准入改革。扎实推行准入审批等集中许可改革,重点在压减事项上再发力,在压减时间上出硬招。

二是强化执法改革。全面开展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反不正当竞争、价格监督和打击传销和规范直销,促进市场公平有序。

三是强化监管改革。以“四个最严”为标准,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手段,重点监管“六大领域”,坚决守住“三条底线”,实现安全放心消费。

四是强化服务改革。重点实施“三大战略”:以“质量提升行动”为抓手,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以“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实施标准化建设战略。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五是强化机构改革。重点加强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法治建设,以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机构融合、职能融合、队伍融合、人心融合,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市场监管队伍,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