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石永科)秋高气爽,站在海拔860多米的石龙山麓封闭式蓄水池平台上俯视磨凹小流域,林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生态治理成果一览无余:一垄垄梯田里的黄金槐,一畴畴挂满串串绿色玛瑙的葡萄藤,一簇簇套着感光牛皮纸袋的雨露香梨,一株株夹道挺立的青松翠柏,还有那阡陌交通之间,流苏、栾树、五角枫、银杏树、樱桃等数十种果木经济林和观赏林,按照专家设计规划好的图案列队布阵、井然有序……山西省垣曲县十届政协委员、十佳创业之星,林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主任龚伟长期致力于磨凹千亩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辉煌业绩尽收眼底。
磨凹小流域原本是该县新城镇古堆村两处贫瘠而又荒凉的山脊结合部,一道沟坎纵贯其中,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大片土地弃耕撂荒。2013年,来自湖北宜昌的31岁退伍军人龚伟放弃之前从事的矿产生意,转行做生态建设生意,决意把磨凹小流域建设成一处“绿色银行”。
为了让这块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龚伟想通过植树造林改善小流域的生态环境,用广植生态经济林和培育观赏林等办法来弥补单位面积经济效益低下的缺陷,于是,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思路在他心中逐渐成形。随后,他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将新城镇古堆村磨凹居民组72户居民的350多亩丘陵瘠薄地承包过来,成立了垣曲县林源种养专业合作社。经过科学规划,将15块地种上不同品种的果木,让小流域四季都能看到花,多季都能闻到果香。
“作为垣曲人的女婿,我要带着社员们,把第二故乡建设得美美的,帮大家把腰包赚得鼓鼓的。”龚伟的承诺,在他之后的行动中被一一落到实处。他投资40万余元,在石龙山小高岭建成一个蓄水池,统一铺设了自流灌溉配套渠系,为综合治理小流域贫瘠梯田做好了铺垫。
2014年,龚伟利用半山腰上的一块面积稍大的平地建了3个草莓大棚,当年投入使用就有了不错的收益。之后,他引进多个品种的桃、梨、杏等,把它们和当地的果木嫁接,形成新的口味。他还引进高端景观树木,尝试向高科技含量的农业开发领域进军。2016年春,与河南省农科院合作筹建50亩新品种水果观光采摘园,使合作社经营渐入佳境。2017年春,新栽补栽优种核桃树200多亩3500多棵,为合作社增添了更多的“摇钱树”。
几年来,他经营管理的林源种养合作社在开发建设了两亩鱼池、3亩家禽养殖基地的基础上,规模栽植成活松树、樱桃、红叶樱花、蓝莓、南国梨及五角枫、栾树、银杏、流苏、青枫、梅花、桂花等数十种果木30余万株。磨凹小流域的水土流失得到了遏止,贫瘠的山地逐渐变得丰沃,石龙山的生态建设初现成果。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各路游客纷至沓来,徜徉其间,呼吸着磨凹小流域的新鲜空气,欣赏着石龙山怡人的风光。
“脚下这片郁郁葱葱、生机勃发的小流域,就像一个‘绿色银行’,将来不单会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还能在山清水秀的生态观光农业园里赢取源源不断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登上石龙山的最高处,鸟瞰磨凹小流域,龚伟心中那个绿色“发展梦”越来越近。
责任编辑:苏亚花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