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山西隰县:“贫困户”为贫困户分红 张建鑫脱贫路上实现人生嬗变

发布时间:2018-08-23 22:38: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山西隰县:“贫困户”为贫困户分红 张建鑫脱贫路上实现人生嬗变

中国报道讯(韩建中 郝微微)8月21日,隰县寨子乡坪城村垚鑫盛种养专业合作社举办了分红仪式,这个仪式规模不大,只不过是“贫困户”张建鑫为三位贫困户股民发放了每人7500元的分红款,但规格不小,乡党委书记、乡包村干部、县政协驻村工作队、临汾市人民医院第一书记及村“两委”干部全部参加。

按理,随着隰县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深入推进, “分红”早已不是稀奇事,然而这场简短的“分红”仪式却还是引起十里八乡的轰动,乡亲们高兴地说:“贫困户为贫困户分红,建鑫又活出人样子了。”

山西隰县:“贫困户”为贫困户分红 张建鑫脱贫路上实现人生嬗变

  张建鑫说,这就是我和乡亲们的致富路。

树有根,水有源,一切都要从张建鑫的悲喜人生说起。几年前,张建鑫是一个技术娴熟的大卡车司机,妻子在家里务农,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然而,人生莫幻,因雇主货物里藏有违禁物品,他受牵连入狱。2016年他回到家乡,尽管早有准备,但看到乡亲们光景过得红红火火,自己家却寒窑凉炕,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心里还是一落千丈。

让他没想到的是,家乡向他伸出了温暖的双手。回家第一天,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村干部为他开了欢迎会,大家话不多却热情洋溢:“建鑫,别难过,忘记过去,从头开始,鼓起信心,全村人都相信你!”一席话,张建鑫冷却的心又燃烧起来。

最让张建鑫感动的是,从乡里到村里都给了他强劲的援助,没有项目,驻村工作队推荐他发展脱毒马铃薯产业,支持他多次赴内蒙古考察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项目,还帮他联系山东临清、寿光等地参加大棚技术培训;没有资金,驻村工作队帮忙申请了5万元的两年免息富民贷,还在信用社担保,帮他贷了5万元。乡里在他的大棚园区铺了水泥路,打了水井,架了专电,完善了基础设施。亲戚朋友们也纷纷向他伸出了援手。

有了乡亲们的支持,张建鑫全身心投入创业。他心灵手巧,又擅经营。2017年春,张建鑫联合本村20名村民成立了隰县垚鑫盛种养专业合作社,其中15名是贫困户。合作社租赁了邻近寨子村废弃的三座蔬菜大棚,张建鑫亲自设计,发动全家人起早贪黑,动手改造,没过几天,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大棚基地就让全村刮目相看,路人啧啧赞叹。

山西隰县:“贫困户”为贫困户分红 张建鑫脱贫路上实现人生嬗变

  张建鑫的秘诀,勤劳+头脑是脱贫的捷径。

为加快脱毒马铃薯的试种繁育,张建鑫又在大棚附近承包了15亩玉露香梨园,发展“林下经济”,尝试在梨树幼苗地里种植优质土豆,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去年,园里一亩地纯收入达到2000余元。

更神奇的是,人家的土豆是按“斤”卖,张建鑫的脱毒马铃薯原种是论“粒”售,每粒5毛钱。去年,他的三个棚一共栽了25万株,每株马铃薯可产两至三粒,三个大棚一年下来毛收入22万多元,第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而且还获得了“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的声誉,貌不惊人,司空见惯的土豆变成了“金蛋蛋”。

山西隰县:“贫困户”为贫困户分红 张建鑫脱贫路上实现人生嬗变

初战告捷,张建鑫既有喜悦,更有责任。他说:“我能有今天,一靠扶贫政策好,二凭乡亲们帮衬,现在自己有了挣钱的门路,决不能忘记乡亲们。”怀着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一腔热忱,他决定扩大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大棚基地规模,今年年初,张建鑫利用村里发展集体经济的40万元,自筹80万元,新建了高标准大棚5座,培育脱毒马铃薯原种;承包流转土地80余亩,种植脱毒马铃薯。与此同时,他的合作社也扩大到61户,其中贫困户26户,不仅有本村的,还带动了周边村的贫困户加入,平时有10个贫困户在他的大棚打工,高峰期雇到了70多人。

当下,张建鑫的大棚和大田丰收在望。今年,合作社培育幼苗84万株,可收入20余万元;大田种植可收入10余万元;秋天刨土豆后,在大棚种植西红柿、辣椒、黄瓜等反季节蔬菜,能再收入10万元,他有信心在明年还清贷款。

现在,张建鑫的基地每天参观的、订货的络绎不绝,大家都夸奖他,他却乐呵呵地说:“不管对我,还是对乡亲们,这只是走了第一步……”

责任编辑:石永科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