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浪潮中,山西方山农商行营业部主任李冬冬以“背包精神”为纽带,将金融服务送到乡村角落。从柜员到行长,他用14年坚守,诠释“金融为民”的初心。
柜员时期:“三勤”破局,埋下初心种子
初任综合柜员时,面对400万存款“开门红”任务,李冬冬跳出“坐以待客”模式,以“嘴勤、腿勤、心勤”主动服务。下班后走访商铺社区,帮店主整理零钱、为务工家属查账户;针对外地建材商的顾虑,连续一周沟通政策、规划资金,最终促成200万存款回流,还带动3位同行开户,超额完成任务。这段经历让“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深植心中。
行长阶段:背包入户,解民忧暖民心
升任营业部主任后,李冬冬将“腿勤”升级为系统的“背包行动”,背包里常备授信表、征信授权书、金融手册与计算器。前东旺坪村王大叔养猪场缺资金,他上门考察后,依“整村授信”政策助其获批15万“养殖信用贷”;高大叔欲提前支取50万定期还材料款,他推荐存单抵押贷款,为对方省下2万余元。
他还主动融入村民生活:在移民村跳广场舞时讲社保卡激活,看商户下棋时聊存款保险,教老人手机缴费,赢得“自家服务员”口碑。在他推动下,营业部成为方山农商行首家信用主体创建示范网点,顺利通过市管理中心验收,获领导肯定与叮嘱。
超越任务:守牢民生,延伸服务边界
李冬冬认为农商行需兼顾业务与社会责任,背包里始终带着反诈折页与普惠手册。8月,他及时阻止刘大妈为“社保解冻”转账,保住其养老钱;通过田埂“流动课堂”,用“大白话”讲征信、存款保险,还为行动不便老人上门激活社保卡、查养老金,实现“群众不跑腿”。
精神传承:新时代“背包”载新责
李冬冬坦言,老一辈“背包精神”解决“取钱难”,如今要聚焦“发展难”“防骗难”。他的背包新增“网格化营销台账”,计划三年记录辖区10个行政村村民的家庭情况与金融需求。“累,但值得”,看到村民解困,他认为这份成就感远超业绩。
作为“背包精神”的践行者与传承者,李冬冬正激励更多农商行人背起“责任之包”,让金融关怀持续温暖乡村振兴路。(赵思楠)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