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煤与煤层气共采提质增效论坛上,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省自然资源总督察姚青林,发布了《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成果(报告)》。
论坛主办方供图
报告从基地建设成果斐然、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服务机制精准高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互联互通基本形成五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山西省煤层气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为全国煤层气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山西样板。
报告表明, 截至2024年底,山西省煤层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达约0.97万亿立方米,始终保持全国首位。初步建成了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大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已建成6个10亿立方米级方大型整装气田,形成了布局合理、产能稳定的规模化开发格局。今年前8个月,山西省煤层气总产量达98.1亿立方米,约占全国同期产量的81.3%,再创历史新高,始终保持全国首位。
报告显示,聚焦煤层气产业高质量发展,山西省坚持以问题和产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起覆盖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体系。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山西省率先以省政府规章形式出台《山西省煤层气勘查开采管理办法》(省人民政府令第273号),截至目前在煤层气管理领域尚属唯一,同步印发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形成逻辑清晰、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制度体系。二是落实退出机制。严格执行煤层气探矿权延续核减相关规定,大幅提高最低勘查投入标准,全省近80%的区块实现了“每年每平方千米勘查投入不低于10万元”的阶段性目标,有效解决了“圈而不探”等问题。“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退出区块约7800平方千米,占区块总面积的25%。三是完善市场体系。科学划定出让区块范围,依托全省自然资源网上交易平台,采用招标、挂牌等市场化方式组织出让,支持企业远程参与交易,初步实现了煤层气资源出让市场化、公开化、规范化。四是实施技术革命。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要求,大力推广绿色开发技术,采用低污染、低排放的工艺与设备,加快制定采排水处理技术规范体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全面推动煤层气产业绿色发展。
报告表明,山西作为全国首个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省份,全方位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系统化提升先行先试成果,为全国煤层气管理起到了示范引领效应。改革审批机制,在全国率先建成“三级联办”一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信息平台。简化办理程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煤炭矿业权人兼探煤层气资源有关事项的通知》,大幅简化煤炭矿业权人兼探煤层气的办理程序,鼓励煤炭企业开展矿区内煤共伴生资源综合评价与勘查,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完善奖补体系,先后出台了《煤成气增储上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专项资金支持对象、条件及奖补标准,以真金白银的政策举措,激发油气企业增储热情,推动全省煤层气增储上产。强化要素保障,探索多元化供地模式,深入推进“标准地”改革,鼓励煤层气用地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等土地供应方式,减轻企业资金压力,缩短投产达效时间;明确了煤层气企业差异化用地政策,提高工业用地集约节约水平,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报告中还透露,山西省今年计划向社会公开出让4宗具备显著潜力优势、发展前景良好的煤层气区块。该批区块位于沁水盆地中部,涉及长治市屯留区、沁县、襄垣县、沁源县及临汾市安泽县,总面积约1143平方千米。欢迎各类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优化在晋产业布局、加大项目投入,大力推动山西煤层气资源增储上产。(姚荃茂)
责任编辑:于辰宸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