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藏着群众最直接的安全需求。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老军营街道紧扣“专业力量引领志愿服务”工作部署精神,以网格为根基、以志愿为纽带,构建起“网格员主责、社工协同、志愿者参与”的群防群治安全体系,让安全防线扎根街巷、延伸到户,用“小网格”托起辖区群众的“大平安”。
自启动网格安全志愿者招募以来,街道已分两批吸纳60余名志愿者,形成“网格主导、年龄分层、专长互补”的多元队伍:既有与网格员朝夕相处的退休党员、社区工作者,也有走街串巷的快递员、外卖员,更有扎根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这些来自基层的“活地图”,在网格员和社工的共同培训指引下,成为遍布辖区各个社区和院落的“移动安全哨”。
桃南一社区的网格员带着志愿者,把日常买菜、散步的“闲时”变成安全巡查的“忙时”,用脚步丈量社区每个角落,把“闲功夫”变成了“安全岗”,成为基层治理中最贴近群众的“神经末梢”。“社区的事,居民最清楚,网格员最熟悉。把热心人变成‘安全员’,治理就有了源头活水。”老军营街道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队伍建设的核心思路。
网格员的一线经验,搭配社工的专业方法,为志愿服务注入了规范化、专业化动能。街道通过“培训联动化、管理闭环化、响应常态化”的“三化”机制,由网格员和社工围绕安全巡查、隐患排查、应急科普开展培训,让志愿者不仅“敢发现”,更能“会处置”;制定《网格安全志愿者管理办法》,明确分工,不让事情“搁着晾着”;推动志愿者队伍与专业救援力量联动,形成“网格兜底+专业补位+志愿助力”的工作格局。
有一次,退休党员志愿者卢院长在买菜途中,发现桃园南路49号楼楼顶存在高空坠物隐患,他立即拍照上报。社区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联合社工协调街道、城管执法部门及业主联动处置,迅速消除了隐患。志愿者的“及时发现”、网格员的“快速推动”、社工的“专业衔接”,让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社区居民都夸道:“多亏了卢院长、网格员和社工同志们,让我们出行时放心多了。”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志愿者队伍在网格员和社工的带领下,成为基层安全治理的“多面手”。快递员志愿者在小区送件时发现楼道堆积着易燃杂物,便立即上报,网格员和社工迅速清理;志愿者们走进院落开展应急科普,用“家常话”讲解消防知识、避险技巧;平时听见街坊邻居念叨“路灯不亮”“井盖松了”,他们就记下来告诉网格员,不少事很快就解决了,件件有回音。
如今,在老军营街道的各个角落,志愿者的“眼睛”、网格员的“脚步”与社工的“双手”紧密配合,已累计排查处置安全隐患130余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小区里有网格员盯着,有志愿者看着,住着踏实!”居民们都高兴地说道。
下一步,老军营街道将持续深化“网格员+社工+志愿者”协同机制,优化网格吹哨、志愿响应,凝聚专业与群众力量,织密安全网,守护万家灯火,让治理更精准、服务更暖心。(迎泽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