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乡村振兴中“智力供需脱节”难题,山西省阳曲县“博士小院”柔性引进博士智囊团,围绕农业技术升级、生态治理、文化挖掘等关键领域开展实践,从公路“低碳黑科技”到乡土“文化解码”,从闲置资源“盘活”到科普课堂“圈粉”,绘就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乡村发展蓝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智力动能。这一智力赋能的生动实践,扎根于阳曲县大盂镇的棘针沟村,而坐落于此的喜跃发集团,正是山西省首个博士小院的根据地。
乡土文化在智力加持下焕发新生。太原学院崔阳博士团队化身“文化勘探者”,打捞村庄历史脉络、民俗印记与特色物产,着手编纂文化志,还规划“豆在展览”展馆系列科普活动,培养学生讲解员,让农耕智慧走出村落。崔阳博士说:阳曲县悠久的历史文化亟待研究与发掘,“博士小院”一定能够助力阳曲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梳理发展,彰显时代价值。如今,村里的老故事被重新拾起,民俗、物产正变成打动人心的“文化名片”。
面对生态优良却“藏在深闺”、旅游品牌不响导致的资源闲置,山西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常江博士团队拿出破局方案:打造生态健康休闲体验型经济模式。常江博士认为:“阳曲县与山西大学有地缘优势,团队成员可以将校园里的理论成果带到田间地头,实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也可以将田园里的新鲜故事带回校园,实现理论提升、经验推广。”沉睡的资源,即将变身带动乡村发展的“活资本”。
公路上的“绿色革命”正悄然发生。徐泉心博士团队研发的沥青路面低碳养护技术和生物基乳化增强剂,让路面寿命延长至8年以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大幅下降,既推动材料向“高性能+环保化”转型,又带动企业营收增长。“要让年轻人看见公路里的科学”,博士团队深耕道路碳排放监测等前沿课题,依托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设计趣味实验课宣讲科学家精神,如今基地顺利续期国家级资质,成为科研赋能地方的生动注脚。
在阳曲县棘针沟村,乡村振兴与“最强大脑”的邂逅持续升温。从公路黑科技到文化焕新,从科普课堂到规划落地,这群博士用专业诠释“智力赋能”的真谛。当“最强大脑”邂逅乡村振兴,智力涓流汇聚成发展的澎湃动能,这场双向奔赴既有“智”撑,更有“质”量。(阳曲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