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加快转型升级 文化强省建设再创新高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精彩纷呈

发布时间:2025-08-25 10:08:5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8月21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太原开幕。本届文博会吸引了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以及36个国家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作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文博会自2013年开始举办,已成功举办六届,为促进山西开展对外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山西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系统性思维擘画文化发展蓝图,通过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创新转化形式、推动成果普惠共享等举措,有效盘活文化遗产资源,充分焕活传统技艺生机,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呈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进一步擦亮了山西文化品牌。

据了解,本届文博会举办了“1+3+N”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一系列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活动,文化传承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山西“文化地标”3场典型案例发布活动等,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等方式,打造一个可看、可听、可玩、可交易的文化空间,全方位、立体式展现三晋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三晋大地玩出“新花样”

山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拥有5.3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18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资源堪称“富矿”。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正经历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呈现“冷热不均”,传统业态持续承压,面临市场需求收缩、资金投入减少、技术迭代迟缓等风险挑战,而以沉浸式体验、智慧文旅、数科融合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强势崛起,成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新风口”。

此次文博会就呈现出了众多文化产业转型发展的“新玩法”。“柳宗元”“王勃”形象的智能仿生人形机器人与参观者对诗互动,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带来精彩的拳击表演,展现文物的“莫比乌斯环”,AR、VR、MR等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前沿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文化体验,“科技赋能文化”得到了具象化地展现。

杭州宇树科技展区负责人吴开程在接受《中国报道》采访时表示:“此次参加展会感受到了山西人对科技无与伦比的热爱,特别是我们此次带来的机器人可以助力《黑神话:悟空》带火的山西文化在舞台展示、表演等。”

在EX ROBOT展区前,有观众对着麦克风说道:“请为文博会创作一首诗。”展台上的柳宗元仿生人形机器人一边捋着胡子,一边轻轻吟出:“三晋灵辉聚一堂,文博会议韵悠长;七馆争辉呈妙意,八方来客品流芳。”

作为“算力之城”的大同展区,灵活的机器人和机器狗与观众进行有趣互动,尽显科技魅力。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赵建军对《中国报道》介绍道:“此届文博会,大同展厅设计和展位布局可谓亮点十足,各展区分布书页之中,述说着古都的历史积淀,谱写着未来绚丽的华章,整体结构采用以汉字‘大同’为框架的开放式结构,突出现代感和科技感,同时呼应大同开放与包容的城市精神。特别在裸眼3D展示区,游客无需佩戴任何辅助设备,只需驻足,便能透过先进的全息投影与光影渲染技术,沉浸式触摸大同名胜古迹的千年脉络。”

当前,三晋传统文化正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姿。文博会如同一座桥梁,将厚重的文化与前沿科技巧妙嫁接,全息投影、AR导览、数字沉浸剧场等“黑科技”不再是炫技工具,而是成为解读文物密码、激活历史记忆的新语言。这不仅是一场展会的升级,更折射出山西文化产业的深刻转型,从依赖资源禀赋到拥抱创新驱动,科技正为三晋文化注入“破圈”力量。当千年文物遇上数字浪潮,文化传承便拥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科技之力,终是让文化回归“人本”,让传统走向未来。

文化强省建设再创新高 自信自强坚实稳固

文化繁荣兴盛是大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标志。山西的文明史,是中华文明演进的“活态教科书”。近年来,山西坚持高水平推进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作为山西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省级重点文化展会,文博会的举办担负着对外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

作为革命老区吕梁,将此次文博会作为展示吕梁文化软实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集中展示了吕梁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吕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凤昌在接受《中国报道》采访时介绍道:“吕梁展厅以“汾酒故乡 英雄吕梁”为主题,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剪纸,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交城堆绫,还有刺绣、银器等非遗项目及鸮卣系列文创、于成龙廉政文创等产品带到文博会现场,向观众展示近年来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域的成效。”

文化遗产既是民族基因的活态载体,更是城市发展的精神标识。运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遗珍灿若星河,国保单位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享有“国宝第一市”美誉。在本届文博会上,运城展厅构建起了一座立体的河东文化“基因库”,绛州澄泥砚、稷山螺钿漆器、闻喜花馍等国家级非遗技艺作品与金银细作、掐丝珐琅等工艺美术精品悉数亮相。

运城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段利民在接受《中国报道》采访时表示:“我市将凭借此次文博会的契机,充分展现运城市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与成果。同时,还将带领运城市的文化企业转变发展观念,拓宽视野,进一步强化交流,全方位提升我市的文化发展水平。”

作为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取景地之一的临汾,在2024年爆火出圈,它火的不仅仅是它是游戏的取景地,更多是它背后深藏着的小巧玲珑、别有洞天的建筑艺术,火的是它历久弥新、精雕细琢的悬塑工艺,火的更是它坚守初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此外,临汾市还凭借微短剧这一新兴艺术形式,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语境下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2025年初,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推出横屏短剧《过年好之花馍馍与马卡龙》,通过描述过年相亲的剧情,展示了霍州年馍与西式糕点的交流与碰撞,该短剧一经上线,不仅在48小时全网综合曝光超1亿次,还带动了霍州年馍省外订单大幅增长,成为“微短剧+”赋能经济的有力证明。山西昭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临汾精品微短剧基地负责人李臻介绍:“我们在临汾微短剧基地的运营中心,专门设置了一个文化产品展示区,目的是希望所有在基地内拍摄的短剧,能够在拍摄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植入临汾元素。”

当前,科技与文化深度耦合,俨然成为驱动山西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崭新引擎。在全力建设文化强省的时代浪潮中,第七届文化产业博览会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机器狗、仿生机器人、AR浮雕墙等前沿科技产品集中展示,让静态文化资源“活”了起来。不仅如此,山西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版图持续拓展,“国际朋友圈”日益壮大,为山西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山西构建文化强省格局、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一步。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为山西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生动展现出其在转型升级道路上的磅礴气势与强劲态势,也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支撑。(姚荃茂)

责任编辑:于辰宸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