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巡查巡检、桥梁检测、辅助勘察、安全监管、应急处置、三维建模......"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正在蓬勃发展,低空经济下的公路交通,也正以路空协同立体交通的确定性、机遇性和未来性特征,成为创新和发展的沃土。
当前,低空经济正从概念探索迈入了规模化落地的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从宏观层面和顶层设计上不断作出战略部署。对于转型发展中的山西,低空经济正成为产业规划的关键词,发展的工作思路也日益明晰。
山西交控集团作为山西省唯一的交通全产业链集团,聚焦主责主业,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抓手,在公路项目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无人机巡检等多方面已落地见效,此外该集团还聚焦低空经济发展核心人才需求,创新性打造行业领先“1+3+N”阶梯式培训体系,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无人机人才培育与技术服务网络。
低空经济赋能公路领域智慧升级
发展低空经济相关产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动实践,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低空经济“三分在天,七分在地”,地面部分与其他传统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相结合,为公路交通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也是牵引低空经济发展并产生辐射带动作用的根本要素。在山西交控养护集团交物路桥公司的服务区施工现场正在开展的病害勘察工作就创新引入了RTK无人机航测技术。据养护集团交物路桥公司南部项目部负责人李斐介绍:“传统人工勘察常面临高空作业、深坑测量等高风险环境且数据精准度难以保障,RTK无人机航测技术的运用可高效完成车流密集区、深基坑边坡及复杂地质地带的勘察任务,大幅减少现场人员投入与作业时间,仅需数小时即可覆盖大范围区域,同时通过后期测绘建模分析,病害种类识别与处置面积测算的精准度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前期排查成本。”
作为高速公路安全防护核心设施,隔离栅的安装长期依赖传统吊车或人工搬运。山西交控物流集团物资公司在G20青银高速吕梁段集中养护工程中,大胆创新,引入大载重工业无人机与智能吊装系统,通过“精准定位+高效作业”新模式,成功突破地形限制,作业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综合成本降低20%,实现“零高空风险作业”。物资公司董事长孟续峰表示:“采用无人机吊装技术进行隔离栅安装,通过AI路径规划、多机协同等技术方式,使传统基建邂逅科技赋能,不仅有效破解复杂地形施工难题与安全难题,还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伴随低空经济步入更为迅猛的发展进程,山西交控集团在长期的积累沉淀中,成功搭建起具有多元应用场景的技术体系。山西交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武艺指出:“近年来,集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发展交通关联新兴产业,坚持以高速公路资源为依托,拓展丰富应用场景,先后开展了无人机高速公路资产普查及电子沙盘建设,路网运行监测,桥梁、边坡、电力巡检等组建山西交控通航产业基地,深化‘1+3+N’培训矩阵,在山西数字化交通产业园搭建室内外飞行训练场、通用航空机场跑道、飞机库等,在所辖高速公路沿线申请巡检、应急救援低空空域,为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提供了强大支撑。”
人才培育助力低空经济稳步发展
在竞争激烈的低空经济赛道上,首先就要夯实人才根基。近年来,随着低空经济发展迅速,相关领域人才需求也在逐年攀升。业内专家认为,发展低空经济,实操型“飞手”的培养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山西交控集团按照“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拓展路域经济增长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结合行业应用场景,创新性打造“三位一体”培育发展模式,构建起“1+3+N”特色培训矩阵,形成覆盖全省的无人机人才培育与技术服务网络。
山西交控集团忻州公司专职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孙强介绍道,“1+3+N”阶梯式培训体系,即学员报名参加CAAC培训,可同步选择参加CETTIC、ASFC、应急救援员3种操作证培训,延伸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光伏清洁、无人机吊运、无人机航拍等N种实景化实训模块,打造了独具特色的培训品牌。
据孙强介绍,截至目前,累计开展CAAC培训23期,培训学员CAAC学员260余人,开展CETTIC培训2期,培训学员19人,培训通过率稳居全省前列。
同时,忻州公司还搭建了全域无人机的服务网络,以忻州培训基地为核心,辐射大同、朔州、太原、晋中、吕梁等地域,先后为山西省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交通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朔州公司、中部公司、吕梁南公司、省交通综合执法忻州支队、太原支队等提供定制化无人机培训服务,为低空经济业务持续发展储备充足的专业人才。
今年以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已被视为万亿产业的新风口。武艺表示:“要整合内部资源,全面统筹集团现有无人机服务、专业技术人才、低空数据资产等核心资源,通过构建权责清晰、高效协同、市场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系,推动低空经济业务从分散运作向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同时要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区域低空经济新增长极,为山西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贡献交控力量。”(姚荃茂)
责任编辑:于辰宸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