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左云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省农商行、大同管理中心专项行动工作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坚决啃下不良贷款这块“硬骨头”。自不良贷款清收处置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该行已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贷款197万元。
全面布局下好攻坚“先手棋”
一是坚持“精准识别、科学分类、靶向发力”原则,对不良贷款进行梳理,锁定重点清收对象,明确清收责任人。二是按照“日通报、周排名、月考核”的全流程动态监督机制,跟踪清收进度,确保全员目标清晰、高效落实。三是以“问题导向”为突破口,针对历史遗留的“硬骨头”和复杂疑难案件,通过集体会诊、群策群力的方式,集中优势资源攻坚突破,确保清收工作取得实效。四是定期组织“党建引领+集中攻坚”清收行动,党员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全员积极参与清收工作,在全行范围内形成齐抓共管的清收氛围。
刚柔并济打出清收“组合拳”
一是针对因灾受损、经营暂时受挫的客户,该行推行“一户一策”差异化方案,清收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心理疏导,帮助客户制定分期还款计划,并协调政府产业补贴、农业保险理赔等资源,缓解其短期还款压力。二是对恶意逃废债行为实施“零容忍”打击,通过批量立案、集中执行、限制高消费等手段,形成高压态势,有效震慑“老赖”群体。三是推出“诚信重建计划”,对主动还款的客户给予利率优惠、信用额度恢复等激励措施,同时与地方担保公司合作,为符合条件的此类客户进一步提供再融资支持,助力其恢复经营能力,从源头上减少不良贷款“再生”。四是积极开展“诚信宣传进乡村”“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引导居民提升信用意识,优化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为不良贷款清收创造有利条件。
协同联动构建风险“防火墙”
一方面,坚持“控新降旧”双轮驱动,将风险防控嵌入业务全流程。在贷前审查环节,对客户征信、经营数据、行业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严把准入关;在贷中管理环节,实施“动态分类+预警干预”机制,对高风险客户提前制定化解预案,防止“小风险”演变为“大隐患”;在贷后跟踪环节,建立“定期回访+突击抽查”双轨制,运用大数据监测资金流向异常、经营数据突变等信号。对逾期贷款实施“三天响应、七天处置”快速机制,形成“预防-干预-化解”的全周期管理闭环。另一方面,强化与政府、法院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实时互通逃废债客户“黑名单”,实现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数据互联互通,推动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立体化信用惩戒格局,从而倒逼客户主动履行债务责任,维护健康有序的金融生态。(魏晓峰)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