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太原市迎泽区:外摆经营精细化管理,让街巷兼具“烟火气”与“秩序感”

发布时间:2025-07-30 14:52: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与此同时,外摆经营为城市管理带来挑战。近期,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道以商户较为集中的南海街为试点,探索外摆经营精细化管理方式,寻找“烟火气”与“秩序感”平衡的最优解。

南海街是一条民族风情街,南接迎泽大街,北连水西门街。这条470米的街巷共有63家商户,既保留了老太原的烟火温情,又焕发出了新的商业活力。怎样在激发经济活力、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维护整洁、有序、安全的街巷环境?

烟火气的持久,离不开“放管结合”的治理智慧。庙前街道积极引导商户签订“外摆经营承诺书”,明确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内容主要包括:每日12时至14时、18时至22时30分可以外摆经营;不占用盲道、机动车道、消防通道和公共设施,不阻碍行人通行,不露天加工;严格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做好日常环境卫生清洁,垃圾在指定时间倾倒至指定地点;不发生影响交通、市容、安全、扰民等情况;每日闭店后30分钟内清理经营区域的物品和垃圾,确保干净整洁。

这份“承诺书”像一张隐形的网,兜牢了商户的经营自由与街巷的公共秩序。在此基础上,城管与社区联合开展每日巡查,按照“安全有序、适当放宽,疏堵结合、管服并举”的思路进行日常管理。

谈到外摆经营,马家蒸饺店的经营者谢师傅说:“我是首批签订‘承诺书’的商户。以前外摆不讲规矩,比较杂乱。现在划定了责任区,谁外摆谁负责,街巷整洁多了。好的环境要靠大家一起维护,街巷美了,生意自然更好了。”

能否腾出更多街边空间,是否可以新建公厕……在探索外摆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不少商户提出意见建议。本着“便民利民为重、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原则,庙前街道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依托综治网格工作机制,联动相关单位,共同解决问题。

为了高效利用街巷空间,街道与城管、交警等部门联动,取消南海街两侧停车位,撤除隔离栏,释放300余平方米的空间。“这不是简单的拆改,而是打破条块管理分割。我们联合交通、城管、商户开了12次协调会,最终确定‘1.5米外摆线’,既保障通行又利于经营。”庙前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丁雄飞介绍,“接到‘找厕难’的诉求后,我们联合区财政、教体等部门现场勘查,在区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最终决定将区教体局办公楼临街部分改造为公厕,既省了征地成本,又让公共服务离群众更近。”

另外,各社区还对网格实行精细划分,实现“定人定岗定时”,对轻微超范围经营的商户现场进行温馨提醒,对多次违规者纳入重点监督清单,与商户负责人共同制定整改计划,引导其主动调整经营布局。同时,每月汇总居民反馈的通行、卫生等问题,明确整改计划,形成管理闭环。

治理的温度还体现在部门与商户的“双向奔赴”中。迎泽区城管执法大队庙前中队多次开展“城管执法开放日”活动,邀请商户代表和各部门代表围坐畅谈,引导商户主动排查隐患,安全有序经营。

此外,庙前街道在外摆经营的柔性引导上不断尝试,将重点放在精细化管理上,成立南海街综合管理指挥部,利用闲置房屋作为办公场所,组建由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每晚在街巷巡查,对于违反管理约定的,及时善意提醒,做到既维护商户生意,也确保街巷整洁。

同时,在“放管结合”上下功夫,检查商户是否做到“门前五包”,及时提醒超线摆放、垃圾未清理的商户,每月在达标的商户中评选“文明经营星”,通过激励措施,让管理既有规矩、又显温情。

在试行一段时间后,这样的管理方式得到了商户的普遍认可。美烧吧烧烤店经营者说:“每晚都有工作人员过来看看,不是来挑刺儿的,而是帮着我们规范经营秩序。上个月,我们的营业额涨了近三成。现在街面干净了,来的回头客也更多了。”附近居住的居民们也纷纷表示,现在南海街越来越漂亮了,不仅干净整洁了,还在街边做了浮雕铜人,美化了街巷,游客也多了起来。

庙前街道在探索街巷外摆经营精细化管理中形成了“日走访、周答复、月总结”的工作方式,推动商户经营更好地融入街巷风貌,让商户成为街巷“大家庭”中的一员。(迎泽区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