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持续近一个月的 “漏水攻坚战”,在社区党委牵头、网格员联动、居民自治三方协同下,画上了完美句号。通过 “小切口” 入手解决了困扰多户居民的 “大麻烦”,也让无物业管理的回迁楼院找到了公共事务治理的新路径。
党委靠前:把 “群众呼声” 当 “行动指令”
6月20日,太原市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新民北街社区党委书记刘佳接到网格员崔丽娜的电话:“刘书记,新民三条 9 号西单元地下室漏水严重,都蔓延到新民四条 6 号院了,居民急得不行!”她立刻停下手中工作:“民生问题等不得,我马上带城建的同事过去。”
抵达现场后,她先是跟着网格员钻进阴暗潮湿的地下室查看积水,进行初步排查后,结合居民的讲述,她当机立断:“先查清楚漏点在哪、责任是谁,社区全程协调,绝不能让居民住得不安心。”很多群众现场翘起大拇指,刘佳书记的亲自承诺,给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基层党建的力量。
之后,在面对“无物业、无产权单位” 的复杂情况,刘佳牵头成立了由社区党委成员、网格长、网格员、城建专干组成的 “临时协调小组”,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党建加应急”的优势。
网格联动:用 “脚步丈量” 啃下 “硬骨头”
“临时协调小组”组建完成后,迅速投入到漏水排查行动中。作为小组的核心成员,网格员崔丽娜成了问题解决的 “排头兵”。她拿着笔记本在两个楼院来来回回跑了十多趟:白天敲开每一户居民的门,记录漏水对生活的影响;晚上在居民微信群里收集大家的意见,生怕漏掉一条线索。根据她收集的情况线索,可能存在公共管道问题、供暖停后漏水问题。城建专干联系市政部门上门勘查,网格长协调供暖部门咨询。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最终确定为地下室存在漏水隐患。最后,崔丽娜把所有排查细节整理成表格,清晰标注 “已排除项”“待验证项”,给了社区党委和居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居民自治:让 “身边人” 办 “身边事”
关于地下室的修缮,社区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只能靠居民自筹。为了鼓励居民自愿捐款,刘佳书记通过走访发现门房师傅在居民中威望极高,平时谁家有小事都愿意找他帮忙。于是她主动找到师傅:“大家信你,你是大家的“主心骨”,筹钱这事你要搭个桥,牵个头,漏水问题一定可以解决。”门房师傅不仅连连答应,还主动联系了相熟的维修师傅。
施工那天,门房师傅全程盯着进度,居民们也时不时下楼看看。当维修师傅关掉总闸、焊好管道,地下室的积水慢慢退去时,有人在群里发了张现场照片,配文:“终于修好了!谢谢师傅,谢谢社区!”而门房师傅则按照承诺,组织居民清理了积水和污物,还在群里发了清理后的视频—— 这个由居民自己“做主、出钱、监督”的维修项目,最终以 “零纠纷” 画上句号。
从居民反映漏水到问题彻底解决,新民北街社区用了不到一个月。这个看似普通的民生案例,藏着基层治理的 “大逻辑”:社区党委把方向、网格员搭桥梁、居民当主角,任何问题都能找到破解路径。(杏花岭区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