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深入基层贡献青春智慧,中国药科大学“寻迹书黔”志愿服务团队于7月8日至19日,奔赴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瑞濠街道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开展为期12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将知识、关怀与创意融入实践,聚焦当地留守儿童成长、语言能力提升、社区治理经验挖掘及精神文明建设,在遵义地区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留下坚实足迹。
团队紧密依托团中央“七彩假期”及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项目,为社区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精心设计特色课程。团队成员精心设计了包括思想引领、科技创新、身心健康在内的七大领域21门精品课程,涵盖药学科普实验、红色基因传承、儿童音乐启蒙等多方面内容,在知识传授中融入温暖陪伴,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点燃学习热情,在孩子们心中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普通话推广始终贯穿始终,团队通过趣味教学,显著提升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未来发展拓宽道路。
为精准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应用现状,“寻迹书黔”团队深入街巷,进行细致走访与调研。他们在居民家中、社区广场耐心聆听,收集一手资料,并积极开展实地推普活动,将规范用语的理念与服务送到居民身边,有力促进了社区语言环境的优化与交流效率的提升。
实践团队专门采访了瑞濠街道一线工作人员,其中对瑞濠街道街道办副主任、街道团委书记——张露丹同志进行了重点采访,深度挖掘这个大型搬迁社区在居民融入、儿童关爱、普通话推广以及扩大就业等民生工作的治理“密码”。通过面对面交流,队员们学习了基层工作者在矛盾调解、民生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切身感受了搬迁社区在“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道路上探索的艰辛与智慧。
美育赋能社区建设。团队联合社区党委,以手中画笔为媒,将环境保护理念、优良家风家训以及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图景,绘制于社区墙面。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墙绘不仅美化了搬迁社区的人居环境,更成为传播文明新风、凝聚社区共识的亮丽风景线。
在实践过程中,一场由“寻迹书黔”团队联合正安团县委及多所高校共同打造的“青春之夜”吉他路演在吉他广场温情上演。悠扬的旋律与青春的歌声回荡在广场的上空,为居民带来欢乐与艺术享受,搭建起高校学子与当地居民情感交融的桥梁,展现新时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次正安之行,中国药科大学“寻迹书黔”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不仅为瑞濠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留守儿童与困境儿童送去了知识与温暖,更在深入基层的实践中锤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团队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此行所见所感、所学所悟转化为未来服务国家与人民的强大动力,持续关注并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青春继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李彦霖)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