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逐道工序破碎、砖坯成型、窑炉干燥烧结等环节,废弃的煤矸石摇身一变成为了新型建材。曾经那看似百无一用的“固体废物”,凭借科技创新,觅得了全新的用武之地。这在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的新型建材厂已经持续了多年。
山西作为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煤矸石作为煤矿在开拓掘进、采煤及煤炭洗选等生产环节产生的含碳岩石,作为煤矿生产废弃物,其产量通常占原煤产量的10%以上,在山西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生产出,并且每年还至少有5000万吨的增量。
“井下产生的固体废物煤矸石占用大量土地,影响区域生态环境。”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新型建材厂负责人王鹏在接受采访时介绍道:“为了长远发展,公司大力推进固废综合利用,新型建材厂就是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主的绿色环保企业,自2008年建厂以来,截止2025年6月,已累计生产煤矸石砖10.57亿块,累计消耗煤矸石306万吨,消除污染和减少占用耕地542亩,有力地解决了固废占地问题,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为绿色循环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新型建材厂内《中国报道》看到,一辆辆货车争先恐后地购买拉运煤矸石砖。据王鹏讲:“煤矸石砖的强度和质量都要比传统的砖要好,非常受市场的认可,每年春季建设工程回暖后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仅2025年1—6月就实现营业收入882.81万元。
据了解,该建材厂在不降低原有煤矸石砖强度和质量的前提下,2024年通过对煤矸石破碎、陈化工序多次工艺优化,以及对隧道窑在烧结煤矸石砖窑温控制以及配风方面的技术改进,实现了100%全煤矸石烧结制砖,按照每年生产煤矸石砖6500万块计算,每年可综合循环利用煤矸石21万吨,减少粘土1万吨,可节约煤矸石治理费用数十万元,在实现煤矸石综合循环利用最大化的同时,也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近年来,山西持续加大推动煤矸石处理项目的落地,山西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聚焦山西煤矸石、粉煤灰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历史堆存量大、消纳困难等利用处置问题,统筹推进固体废物综合治理,着力补齐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短板。据相关行业专家介绍,煤矸石可用于发电、生产建材、井下充填、化工产品制备等领域。在今年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煤矸石生态回填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并于4月22日起正式实施,此标准的出台成为了山西省解决煤矸石污染问题的重要举措。
据悉,经坊煤业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城区内,地理位置特殊,压覆资源量较多。为释放压覆资源、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经坊煤业研究选定矸石膏体充填连采连充技术解决经坊煤业井田内存在的村庄、河流、铁路等压覆资源以及边角煤柱资源的绿色开采。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生产技术部叶仁涛向《中国报道》讲述:“此举不仅可以能够对矿井现有产能进行较好的补充,延长矿井优质的3号煤层服务年限,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将采掘作业产生的煤矸石作为主要充填材料,实现矿井矸石固废‘零排放’。”
山西焦煤山煤国际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矿长李忠杰表示:“矸石膏体充填连采连充技术可彻底解决矸石外排处置成本及环境污染问题,有效控制地表的沉陷影响,保护地表建(构)筑物,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对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实现矿区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经坊煤业所采用的煤矸石制砖以及矸石膏体充填连采连充技术,仅仅是山西焦煤在煤矸石治理与利用领域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山西焦煤作为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特大型煤炭企业,始终积极作为,不断推出切实有效的举措。长期以来,煤矸石由于难以获得科学合理的处置,成为困扰煤炭行业的一大棘手难题。而山西焦煤凭借科技创新等一系列绿色解决办法,持续推进整治工作,通过不懈努力,正悄然实现煤矸石从环境负担向绿色资产的转变。(姚荃茂)
责任编辑:于辰宸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