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太原市)被文化和旅游部正式确定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殊荣标志着太原在非遗保护与传承领域迈上了新的台阶。为集中宣传展示太原非遗保护成果,6月13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太原市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锦绣太原•活力非遗”集市在吾悦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活动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通过非遗展演、非遗美食地图发布、非遗集市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示太原市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让市民和游客零距离领略非遗之美,感受非遗独特魅力。
太原市文旅局副局长石钧在致辞中表示,太原成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中唯一的省会城市,这是自去年年底晋祠天龙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以来,太原市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希望每一位市民都能成为太原非遗的关注者、欣赏者、参与者和传播者,共同营造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浓厚氛围。
活动现场,非遗展演精彩纷呈,青年传承人尽显风采。太原市文化艺术学校原创舞蹈《扇嬉》以其灵动的舞姿、优美的韵律,展现出非遗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青年团的晋剧表演《双挂画》,演员们精湛的唱腔、细腻的表演,让观众领略到晋剧这一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西华门舞狮团队的北派舞狮,狮子们活灵活现,时而跳跃、时而翻滚,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将气氛不断推向高潮。
与此同时,“锦绣太原•活力非遗”集市活动也热闹非凡。集市特邀美和居老陈醋、郭杜林晋式月饼、乾和祥茉莉花茶、炉食(人人马马)、肖像剪纸等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展销。各类非遗产品琳琅满目,市民们穿梭其中,或驻足欣赏剪纸艺人的精湛技艺,或品尝美味的非遗美食,深度感受非遗魅力,互动感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太原非遗美食地图》也在启动仪式上正式发布。地图把十个县(市、区)代表性的非遗美食直观地呈现给大家,旨在引导市民、游客循着地图的指引,品尝太原最地道的非遗风味,开启太原非遗美食寻味之旅。
太原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太原全市文旅系统始终坚持“系统性保护”和“活态化传承”同步推进,不断健全非遗名录体系、强化管理机制、落实传承责任,在生产性保护、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与各业态融合发展等方面做出大量有益探索。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76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03人,非遗保护的基础更加巩固,非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彰显。
据悉,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各县(市、区)、各有关单位也将同步举办多项非遗活动,形成全市一体的强大宣传矩阵,共同讲好太原故事。(于辰宸)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