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山西云冈区:特色优势产业催生农民“致富花”

发布时间:2025-06-12 16:12:4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夏日的田野阳光和煦,处处涌动着勃勃生机与希望。走进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的果蔬大棚,阵阵果  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一根根藤蔓沿着吊绳向上攀爬,翠绿的叶片间垂挂着圆润饱满的瓜果,色泽鲜亮,分外诱人。果农们忙着采摘、过秤、包装、搬运……期待今年能卖个好价钱。

74岁的瓜农陈进才,经营瓜棚十四个年头了。早上六点就出门,绕头、打枝、拔草、施肥......天黑才收工。看着绿油油的果实挂满枝头, 陈大爷累并快乐着 。“去年五个瓜棚赚了十七万块钱,一家人高兴极了 。我今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政府在农业补贴、科学种植技术、土地使用等方面给瓜农予以支持,再多盖几个现代化农业大棚 。”陈大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近年来,云冈区西韩岭乡北村紧紧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种植业,现已建成291座现代化高标准新型钢架温棚和两座育苗中心温棚 。西瓜、香瓜、蓝莓、西莓等二十多种优质果蔬畅销北京、河北、内蒙等地,年销售额突破50万元,“北村瓜果”品牌也享誉全国。同时,带动1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二万余元。2024年,北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12.34万元,户均收入5万元。 

在御乐园现代化产业园内, 智能物联网系统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工作人员正进行技术操作, 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土壤肥力等数据,自动调节通风、灌溉设备,水肥一体化系统让 每株作物都能喝上定制营养液,科技赋能让种植园成为“会呼吸”的智慧农场 。从传统耕作到智慧种植,北村的乡间田野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缩影,更是乡村振兴的深度写照 。如今,这  个村已形成“技术示范-品质溢价-多元增收”产业链, 成为特色农业升级的典范之作。

从无土栽培的技术革新, 到冷棚种植的提质增效; 从错峰上市的市场突围, 到创业试验的大胆探索 、再到果蔬经济的蓬勃兴起,北村通过技术创新、模式突破和产业链延伸,实现了土地效益与农民收入的双丰收 。一个个特色农业项目, 构建起“技术可复制 、市场有保障、就业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产业矩阵, 为这个村发展农业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例, 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目前,该村正在申报“山西省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项目( 星火)”。 该项目完工后, 北村将成为晋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无公害西瓜生产、科研和示范基地,可年产西瓜420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840 万元。

北村村委会副主任昝青介绍说,“这些年村里着力推动蔬菜、瓜果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把“靠天吃饭”变为靠技术、靠科学 。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此外,北村还将特色种植与乡村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打造集采摘体验科普研学、民宿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有力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今的北村,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外地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春天,塞北的室外还是乍暖还寒,而北村的设施农业大棚内却一片春意盎然 。人们一边采摘着鲜嫩欲滴的草莓, 一边感叹现代农业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体验 。刚入夏,北村的大棚西瓜开始陆续成熟,市民们早就按不住心中的激情,大家结伴来到瓜棚采摘,体验那种劳动带来的香甜与快乐,人们吃着农家饭,品尝着新鲜水果,尽情呼吸清新空气 。秋天,各种小杂粮都渐次成熟,谷子笑弯了腰玉米天生是个乐天派, 早就笑得露出一排排整齐的皓齿, 给游客以最美的恭候......(马静波)

责任编辑:于辰宸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