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宋力介绍,今年以来,太原市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精准发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生态基础,全力推进美丽太原建设。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一幅美丽太原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精准治气 蓝天常在
太原市生态环境局深入剖析去年的空气质量数据,找准污染成因,确定了今年的改善目标和具体举措。今年,将重点围绕移动源、扬尘源、燃煤源、工业源、臭氧专项和能力建设6大类96项工作任务攻坚克难,持续推进“秋冬防”攻坚行动,落实污染物管控措施,开展臭氧污染分析,制定《太原市2025年臭氧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深化汾河谷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全力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2025年1—4月,优良天数达93天,同比增加6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6,同比改善18.5%,六项污染物浓度“五降一升”,综合指数在168城市中排名第104位,排名稳步前移56位。
面对依然严峻的空气质量改善形势,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聚焦工业源、移动源、时段性调控三大关键领域,全力开展夏季臭氧削峰攻坚,调整能源结构,推进清洁供暖改造与重点行业升级,建设重点工地监测和门禁监管系统,深化区域联防联控,让蓝天白云成为城市常态。
系统治水 碧水长流
为了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建设,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创新推行“七员管理”工作机制,构建起七级责任体系,形成全过程、立体化项目管理格局,全力推动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太原市“一泓清水入黄河”52个省级工程全部开工,完工28个,完工率达到53.85%。
4月,太原市汾河流域水质天眼系统建设项目(一期)全面上线试运行,汾河太原段水生态环境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今年1—4月,太原全市6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体。
未来,太原市将充分发挥“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专班统筹抓总作用,同时,加快推进各类重点河渠污染治理工程建设优,积极协调优化汾河流域生态补水动态调度机制,持续推进“听民意办实事”工程,让碧水润泽并州。
严格治土 净土长安
为了积极践行“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太原市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筑牢土壤污染防线。通过共享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录信息,防止违规开发;前置土壤污染调查,加强收储供地环节土壤环境风险监管;规范调查程序,确保所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程序合理、合规,调查结果真实、可靠。
1—4月,纳入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考核地块共15个,全部落实土壤环境风险评价,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同时,联合评审多个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科学研判保障建设用地安全。
不仅如此,自2022年入选“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太原市积极探索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新路径。目前,全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持续保持A级,餐厨垃圾集中收运覆盖不断扩大,建筑行业绿色标准全面推行。
未来,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将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打好三大保卫战,绘就美丽太原新画卷。(于辰宸)
责任编辑:姚荃茂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