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从“小白”到“智创能手”——天天高速90后预算员自主研发智能助手破解内业管理难题

发布时间:2025-05-12 15:59:1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清晨,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天天高速项目部内,技术主办盛志霖正焦急等待预算员吴恺飞的到来。办公桌上堆积如山的工程图纸在阳光下泛着微光,映射出项目团队面临的紧迫任务——三个月内将开工近两年的合同、质量、进度等全量内业资料电子化并上传至业主云平台。“第三代智能助手必须今天上线!”盛志霖的急切,揭开了这场数字化转型攻坚战的序幕。

‌“菜鸟”初遇难题 萌生技术革新念头‌

2023年初,刚毕业的吴恺飞初到项目部,面对13座桥梁、1处枢纽及62道涵洞的庞杂内业资料,这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年轻人深感传统人工处理效率低下。“纸质文件归类耗时长,上传系统易错漏,溯源更需耗费数小时。”项目总工姜立强下达电子化归档任务的指令后,吴恺飞暗自立誓:用代码“解放”人力。

‌昼夜攻坚 智能助手迭代升级

白天奔走工地收集数据,夜晚伏案编写程序,吴恺飞开启“双线作战”模式。一周后,智能助手1.0版本问世:基于爬虫技术的文件自动识别分类功能,使项目部效率提升25%。但随着任务推进,卡顿、误匹配等问题频发。“半夜接到同事反馈电话,愧疚得睡不着。”吴恺飞坦言。为此,他连续两周“闭关”优化算法,2.0版本以95%的准确率和自动填表功能赢得全员点赞。

‌三个月奇迹 数字化赋能创效‌

在智能助手加持下,项目团队仅用两个月便完成原本“不可能的任务”——近两年资料100%电子化归档,为交工验收赢得先机。“小飞的程序像‘智能管家’,错误率直降8成!”工程部长郝正伟感慨。更令人振奋的是,该技术已在中交系统内推广,累计节约工时超2000小时。

3.0版再出发 瞄准行业痛点‌

如今的吴恺飞并未止步。工位屏幕上,第三代智能助手的测试界面闪烁着——多格式文件兼容识别、AI智能纠错等新功能即将上线。“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我想让每个工程人都能享受到技术红利。”这位“90后”扶了扶眼镜,目光坚定。

夕阳西下,项目部档案室里,智能助手3.0的测试提示音清脆响起。从手工归档到“一键智理”,这场由青年工程师主导的技术革新,正为传统基建注入数字时代的澎湃动能。(黄宁)

责任编辑:于辰宸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