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芹池镇羊泉村,75 岁的张忠茹宛如一颗闪耀的明星,深受百姓敬重。他的一生,扎根乡村,凭借着纯朴的品质、勤奋的态度、无私的奉献与不懈的创新精神,在蔬菜种植领域开辟出一片广阔天地,为当地农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书写了一段令人赞叹的传奇故事。
张忠茹出生于贫困农家,艰苦的生活环境未能磨灭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情。1969 年,他从阳城县次营中学毕业。然而,家境贫寒以及当时的时代环境,无情地阻断了他继续求学的道路,他不得不无奈地回乡务农。但他忠厚老实、踏实诚恳的品性,很快在村里崭露头角,先后担任生产队长、会计、大队班子成员等职务。在任职期间,他始终恪尽职守,一心为集体谋发展,多次获评模范生产队队长,赢得了村民们由衷的认可与信赖。即便如此,他心中一直怀揣着一个炽热的愿望,那就是为当地百姓实实在在地干些大事,彻底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1986 年 3 月,张忠茹心中那颗改变乡村农业的梦想种子开始发芽,他毅然奔赴北京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仿佛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汲取着知识的养分。无论是理论学习时,他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还是实践操作中,他总是亲力亲为,力求每个环节都做到最好。1987 年 6 月,学有所成的他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乡,一回来便马不停蹄地找到村干部,满怀激情地提出利用河滩地种植蔬菜的想法。面对村干部的犹豫与迟疑,他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多次诚恳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最终成功打动了村干部。在村干部的精心谋划下,村里的河滩地和丰富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为蔬菜种植事业拉开了序幕。
随后,在村干部的组织下,一场改造沿河石头滩的艰苦战役打响了。张忠茹毫不犹豫地冲在最前面,每天天不亮就出门,直到天黑才回家。搬石头、运泥土,日复一日的高强度劳作,让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口,但他从未有过一句抱怨。众人齐心协力,经过不懈努力,原本荒芜的河滩地终于变成了肥沃的菜地,为蔬菜种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7 年,乡政府大力扶持蔬菜种植产业,全乡掀起了兴建蔬菜大棚的热潮,共兴建 100 多栋蔬菜大棚。张忠茹积极响应号召,他一边精心打理自家的大棚,将在北京学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种植中;一边毫无保留地将所学技术传授给那些想要种植蔬菜的村民。从选种时细致讲解不同品种的特性,到育苗时手把手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再到田间管理中的各种注意事项以及病虫害防治的技巧,他都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并且亲自示范,确保每一位村民都能真正掌握要领。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曾经乱石遍布的河滩逐渐被五颜六色的蔬菜所覆盖,村民们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大家对他的称赞不绝于耳。
承包土地种植蔬菜后,在乡政府、村委和蔬菜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张忠茹主动挑起了带领村民提升种植技术的重担。他深知,让村民掌握现代化种植技术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耐心指导。在种植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与村民们聚在一起商讨解决办法。为了保证蔬菜能够全年供应市场,他将大棚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村民,让大家在蔬菜淡季也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
多年来,张忠茹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精心钻研、细心呵护每一株蔬菜。他种出的蔬菜品质上乘,送往各大单位后,收获了无数赞誉。“这茄子又大又饱满”“这黄瓜清甜脆爽”,听到这些夸赞,他的心中满是欣慰,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2022 年 4 月,一家市直民营企业听闻张忠茹技术高超,特意邀请他前去指导种植工作。尽管当时他身体欠佳,但一想到能够帮助更多人,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前往。在短短 20 多天的时间里,他不顾自己身体的不适,亲自带领工人平整土地,精心指导种植。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成功种植了几十亩蔬菜,产量高达 50 余吨。这些蔬菜出现在市直的大街小巷和各个小区,让市民们品尝到了美味,张忠茹的名字也因此被更多人知晓。虽然由于身体原因,他的指导时间不长,但他的专业、敬业精神以及优质的蔬菜,给该单位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在 30 多年的蔬菜种植实践中,张忠茹凭借着对技术的执着追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创办了特色蔬菜育苗基地。他不断摸索实践,通过嫁接等先进技术,成功解决了部分蔬菜品种存在的问题,大幅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他始终怀着一颗热忱的心,主动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支持。只要村民遇到种植难题,无论何时何地,他总是随叫随到,耐心地为大家解答疑惑,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与时俱进” 是张忠茹始终坚守的座右铭。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他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他不仅自己通过网络等渠道努力学习最新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还积极培养家人及其他蔬菜种植爱好者,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优秀的技术传承人。他采用 “走出去,请进来” 的方式,积极与外界专家交流学习,同时也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人。他常常语重心长地说:“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为村民和乡亲们提供更多绿色、健康的无公害蔬菜,让大家的菜篮子更加丰富多样。”
近 10 余年来,张忠茹在蔬菜种植领域不断创造新的佳绩。他大胆创新,自建育苗大棚,培育出许多优良的蔬菜幼苗。每年冬季,当大多数人还在享受冬日的闲暇时,他便开始精心撒种育苗。到来年 3、4 月,他又细心地为幼苗浇水、施农家肥,精心呵护着这些幼苗茁壮成长。4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正值蔬菜种植季,他不辞辛劳地将优质幼苗送往阳沁两县有需求的农户家中。在他的带动下,数千户农民种植上了他培育的幼苗,并收获了可口的蔬菜。农户们对他赞不绝口:“张师傅,你育的苗好,种出的蔬菜更好吃,为我们做了大实事!” 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联系他求取蔬菜苗,在他的引领下,阳沁两县的农民年复一年品尝到他努力探索、辛勤种植的美味蔬菜。
张忠茹的蔬菜种植与育苗故事,处处洋溢着奉献、大爱与智慧的光芒。他虽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却凭借着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乡村百姓心中的榜样,是家人的骄傲。他的事迹如同一盏明灯,激励着更多人在农业领域勇敢探索前行,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忠茹用一生的坚守与付出,深刻诠释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对乡村的责任。他的故事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照亮了乡村发展的道路,让人们真切地看到了平凡人在追求梦想、奉献社会过程中所蕴含的伟大力量。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像张忠茹这样的人,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共同收获美好的明天。(陈来全)
责任编辑:于辰宸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