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委提出的“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为运城高质量发展标注了新的时代方位、明确了新的实践路径、擘画了新的发展蓝图。根据“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三月以来,运城市城市管理局以“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的好运之城”为目标,以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在中心城区开展了“城区净靓”行动,让城市主干道路及出入口干净整洁、特色鲜明,沿街建筑物整齐美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景观、环境整治、城市管理的大提升。让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地毯式”清洁 让城市更清洁
“净靓”行动不只是简单的清洁,而是在为城市注入新活力,让人们在出行时能感受到舒适与美好。市城市管理局市容环卫中心以“一条街挨着一条街整治”的决心,将精细化保洁落实到城市的每一处角落。从机械化作业车的高效冲洗,到环卫工人弯腰清理绿化带,再到对驿站、公厕、垃圾中转站(点)的严格标准管理,无一不体现着对美化城市环境的执着追求。
根据市城市管理局“城区净靓”行动相关要求,在4月27日之前,将中心城区所有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进行一次全方位清洁。在清扫过程中,坚持整治一条路、验收一条路的原则,除了路面、绿化带和果皮箱,人行天桥、公交护栏、路边座椅、渠化岛等都在此次行动的清洁范围之内,目的就是提升整个城市的“颜值”。

除了道路的精细化清扫,河东驿站及公厕、垃圾中转站(点)等也是此次行动的重点,重点开展驿站内外环境深度保洁,保障24小时开放服务并确保设施完好运行;公厕严格按照“四净三无两通一明”的作业标准执行任务,异味监测超标即时处理,提供免费厕纸和洗手液;加大垃圾中转站(点)及周边清扫保洁力度和除臭灭蝇药剂喷洒频次,减少异味对周边群众的影响。
此外,在垃圾收集转运方面,加大收集转运力度,做到日产日清。主次干道及支路每日早、中、晚3次定时收运,繁华商业区采取夜间收集模式,并延长作业时间、优化收运线路;临街门店每日早晚两次提供上门收集服务;餐饮集中区配独立厨余回收点,同步开展餐厨垃圾专项整治;逐街排查建筑垃圾,对街道角落发现的建筑垃圾进行集中清理。
园林绿化提升 让城市更美丽
漫步在中心城区,从街道旁到公园里,五彩斑斓的花卉点缀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了一幅幅绝美的春日画卷。补植移植多种花木,并进行各种精细化的养护工作,正是因为园林工人的精心呵护,才让每一株花都能尽情绽放。“净靓行动”中,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紧扣“清爽通透”原则,积极开展“填空补缺”专项行动,对中心城区公园广场、街头绿地进行地毯式排查,通过增植花灌木、精细养护等方式塑造特色街景。
在河东街整治现场,环卫工人与园林工人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环卫工人手持专用工具,对绿化带进行“地毯式”清掏作业,仔细清理每处卫生死角,将积存落叶、废弃包装等分类装入可降解环保袋,同步使用高压水枪对渠化岛、路缘石进行立体冲洗。园林工人则采用“一清二剪三消杀”标准化流程,专注于清理绿地内的杂草、砖石等杂物,对绿植进行冲洗,确保绿化带和边绿地的整洁与美观。

公园广场焕新颜 市民休闲更舒心
走进城市公园,鸟语花香,市民们迎着朝阳,三五成群,歌声悠扬,舞步翩翩,健身的热潮涌动,春日的公园显得愈发热闹,“我每天早上都会到这里来锻炼,感觉公园变得越来越干净,空气也越来越好,我们锻炼起来感觉心情都舒畅很多了。”正在和好友们在人民公园里锻炼身体的冯阿姨说道。近日,运城市中心城区各大公园广场根据“城区净靓”行动安排部署,全面开展公园广场品质提升行动,通过设施更新、服务升级、景观焕新,为市民构筑更加美好的生活图景。
公园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的窗口,也是文明城市带来的“绿色福利”。连日来的“城区净靓”行动,让各大公园广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提升“颜值”的同时,为市民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舒适,以看得见的改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基础设施美化更新 让“城市家具”焕新颜
在中心城区学苑路与红旗东街交叉口,市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几名工作人员在为渠化岛周围的非机动车道及阻车桩刷漆。经过重新刷漆后,红色的非机动车道和黄色的阻车桩变得更加醒目亮眼。一名路过的市民说:“骑车过来一下子就注意到刚刷过的路面了,看着很亮眼,也提高了十字路口通行安全性。”
此次行动中,市市政中心对中心城区8个主要道路交叉口渠化岛进行美化更新。同时,还对道路阻车设施、桥梁防眩板及部分道路指示牌进行了维护或更新。此外,还根据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部分道路沉降或破损,以及人行道砖、路缘石、树池砖等松动破损情况,组织工作人员及时对道路进行修复,全力提升市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路灯设施维修更换 确保城市灯亮路畅
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学苑路的路灯灯光更亮了。经了解,原来是市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城市照明部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该条道路的路灯光衰严重,便更换了新的路灯灯头。“现在路灯变得更亮了,不仅看起来美观,晚上出来散步也更安心了。”市民刘先生说。
市市政公用服务中心城市照明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优化市民夜间出行环境,该中心城市照明部聚焦设施维修、美化提升、精细管理3大重点,集中开展路灯设施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更换老化部件、统一标识标牌、清洁美化灯杆外观等举措,让城市照明系统实现“颜值+功能”双升级,让市民夜间出行更加安全、舒心。
排水设施巡检维护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道路排水设施在汛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汛前加强对排水管网设施的检查维护十分必要。近期在各条主要街道上,经常会看到市排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或是对排水设施进行日常巡检,或是对管网进行清淤疏通,抑或是对老旧设施进行维护更换,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极致。
“根据‘城区净靓’行动要求,我们在做好汛前排水管网清淤疏通、井盖维修更换、防坠网安装等工作的基础上,对河东街和中银路70处排水盖板进行整理和清洁。同时,还根据去年汛期排查出的易积水点位,开展积水点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汛期道路积水问题。”市排水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市容秩序大整治 实现“家门口的蝶变”
“走在街上,墙面干净了,头顶的广告牌整齐了,连路上的石头桩子都不见了!”3月27日,在河东街经营水果店的王女士看着干净整洁的门口环境感慨道。自今年3月运城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启动“城区净靓”专项行动以来,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正经历着从“面子”到“里子”的深度蜕变。
在人民北路,执法人员正在清理地面上裸露的膨胀螺丝,只见执法人员手持工具,沿街进行“地毯式”排查,遇到露出地面较高的螺丝,用手钳直接拔出,对于嵌入地面的螺丝,则用小型专业工具进行清除,并对路面进行打磨,确保路面恢复原状,“这些钉子看似比较小,但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行人走过很容易被绊倒。”执法人员介绍道。为实现废弃物体清零,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对中心城区长期存在的废弃电线杆、配电箱及道路残留障碍物等“僵尸设施”开展系统性清理,针对大型无主废弃设施及地下隐患等大型废弃物体制定相应整治方案,高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路面通畅。
为推进“城区净靓”行动走深走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摸排全覆盖、整改零死角、管理长效化”的要求,集中力量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展开全方位、精细化摸排,针对市容秩序、废弃物体清理等城市管理领域重难点问题,分类建立市容秩序类、城市立面维护类、户外广告招牌设施类、废弃物品清理类等问题整改台账,并安排专人实时跟进,为后续整改提供了清晰、准确的数据支撑。
走在经过整治的街道上,墙面美观,街道秩序井然,路面干净畅通,天际线整洁有序,这场以“绣花功夫”推进的“城区净靓”行动,不仅让市容环境焕然一新,更在细节处彰显着“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治理温度。正如市民王女士所言:“城市变美了,我们的生活也更有滋味了!”(张峰)
责任编辑:于辰宸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