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思路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盐湖篇章

发布时间:2025-03-26 09:13: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凝心聚力,共谱盐湖区发展华章;奋发有为,再绘高质量宏伟蓝图。3月19日至3月22日,运城市盐湖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五届运城市盐湖区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系统总结盐湖区2024年工作,部署安排2025年工作,号召全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特别是考察运城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区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锚定“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 良好开局打牢扎实基础。

2024年工作取得成就:

——发展韧性持续增强。坚持发展向前,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深入挖潜增效,积极稳妥化解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发展风险。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在4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分别增长11.4% 、10.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05. 1亿元,增长4.5%,总量和增速均为全市第1。

——创新动能加快集聚。坚持产业向新,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塑造发展新优势。盐湖高新区获批“ 1+11”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 “晋创谷·运城”揭牌运行,入驻西安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20个科创团队,引入卡傲科技、星辰启航、蓝翼数字等54家优质企业。全年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家,增量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1。

——厚重盐湖出圈出彩。坚持文旅向强,主动承接“跟着悟空游山西”“全国小众旅游城市”等流量,打好“关公”“盐湖” 两张王牌。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人气飙升,千年盐湖变身“城   市花园”,运城大盘鸡、鱼加面、北相胡卜、“006 号灯杆”等热度持续蔓延。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数量位居全市第1,关王庙、太平兴国寺塔列入全国文物普查经典教学材料。“自然、人文、美食”成为盐湖鲜明标签。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坚持民生向暖,用心用情办好惠民 实事,以“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区财政用于民生类支出持 续保持在八成以上。省市区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全区技能人才占 从业人员比重达 34.09%。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4.06%。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新建5个乡镇(街道)全 民健身中心、21个“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柏口窑村日间照料中心典型样板。群众在日常的衣食住行、健身休闲中享有更多“小确幸”。

2025年工作部署:

(一)全力强招商扩投资,在承接产业转移上争先善为

打好招商主动仗。紧盯科技变革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精准梳理目标企业库、项目管理库、机构联络库,努力找寻“市场所需、盐湖所有、企业愿投”的投资合作共赢点。聚焦“合汽生材”新兴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落实好招商引资项目跟踪服务机制,确保承接项目接得稳、留得住、长得好。   

夯实项目硬支撑。深入落实 “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部署, 坚持用好“ 四全工作法”,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全力推动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紧盯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等资金投向,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联动“十五五”规划项目盘子,形成“谋划储备、资金争取、前期推进、开工入统、投产达效”接续推进机制,为盐湖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升要素配置率。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通制约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让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实质性降下来。

(二)全力提质效出新彩,在加快文商旅融合上聚势突破

力推消费提质增量。加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持续办好“遇见运城”消费季活动,优化消费券发放方式,进一步带动设备换代、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加快推进商业体系建设,强化万达、吾悦等核心商圈辐射带动能力,推动义方城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商业小镇尽快建成运营,新打造 15个星级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争创县域商业“领跑县”。加紧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消费需求。

力推服务业锻长补短。增强生活性服务业的基础作用,鼓励万荣易家、荣河壹加壹连锁发展,成为本地产品的第一市场。引入中高端酒店、餐饮品牌,丰富养老托育、护理养生、家政物业等服务供给。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引擎作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上的科研创新、软件研发、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着力发展研发、设计、信息、中介等服务,加快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创新供应链金融、科技金融等产品,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力推文旅产业持续出彩。坚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势、以商增值,做好“人气、特色、高端”三大文章。协同推进关公故里5A 级景区建设、运城盐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擦亮“关公”“盐湖”金字招牌。加快打造“南北呼应、业态互补”的旅游格局,实施舜帝德孝文化旅游景区提升改造,引入牵引性的文旅项目,点燃城市北部人气和活力;推进乐学天地、运城盐湖·活力山谷建设运营,引领沉浸式、体验式旅游新风尚;在解州谋划建设集文创、文娱、美食于一体的综合商业中心,推广“四菜一汤一饼”地标美食。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推动文博、文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动旅行社、线上旅游平台,推出更具创新活力的春游、夏养、秋行、冬享四季旅游产品,用“服务温度”延长“旅游热度”。

(三)全力抓创新促转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上精准发力

锚定产业赛道。聚焦 “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健康食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动能、更新旧动能。生物医药产业,支持石药银湖产品提升市场占有率,着力推进中科赛尔、精益医疗、联袂义齿等项目建设,持续引育生物药、中成药、医疗器械等产业链优质企业,打造新特药基地。新材料产业,着力推进中磁科技、轩远新材料、运研光伏盖板等项目建设,积极对接产业链核心企业、重点应用领域头部企业,加快永磁、防水、光子晶体等特色材料发展。装备制造产业,着力推进运城制版机械、阿姆斯壮节能装备等项目建设,积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动设备更新、标准升级和产品迭代。健康食品产业,以福同惠糕点、盐湖锅巴、南耀離绿豆饼等具有地方特色、知名度高的产品为重点,强化品牌建设,拓宽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扩大盐湖食品市场份额。积极培育未来产业,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支持宏安翔、蓝翼数字、卡傲科技、星辰启航等企业发展,做大数字孪生、数据标注、AI智能、动漫创作等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好平台抓手。全力支持省级转型综改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不断提高 “ 三率”“ 三度”,打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先行区。统筹“一谷三园”发展,加快做大省级中成药消费品特色园区规模,探索绿电产业园区建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绿色转型。开展国际合作园区创建,联动省综改示范区,设立进出口分平台,拓展利用外资领域。滚动开展“ 三个一批”活动。不断加快水泵省级重点专业镇发展,充分发挥“一馆三中心”作用,加快建设省级水泵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推动水泵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发展。

强化创新赋能。着力提升“晋创谷·运城”运行质效,全面落实“1+5”政策,加快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标准厂房+产业园”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四链”融合,实现产学研贯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中磁科技等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研发团队,建设重点实验室、 中试基地等, 提升主导产业创新水平。

(四)全力推改革激活力,在打造对外开放门户上勇于探索

促进更深层次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国企国资、财税和农村等领域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挖掘意向企业进出口潜力,引导扶持更多特色产品、新产品与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引入电商龙头企业,建立海外仓,推行“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主动融入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科技溢出和产业转移。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区试点建设,加强知识 产权全链条保护,完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 环境。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格规范涉企执法,全面 推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着力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行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推动政务服务 “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

培育更具活力经营主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树牢“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好的招商”理念,招大引强与扶优培强并举,大力支持骨干企业技改升级、增资扩产,促进外地企业与本土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蓬勃发展。

(五)全力夯基础强特色,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走在前列

筑牢稳粮保供“压舱石”。全面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占补平衡管理。持续推进种业振兴、粮油 单产提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行动,加大良种、良机、良法推广力度,实施冯村吨半粮田项目,新建育种、繁种基地 2000 亩。做好高标准农田管护,夯实农田水利基础,提升粮食综合生 产能力,确保全区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50.5万亩以上,总产量 3.13 亿斤以上。

走好乡村产业 “振兴路”。坚持片区化开发、 品牌化提升,加快放大果蔬、水产养殖、中药材等产业优势。持续打造梨、葡萄、西瓜、甜瓜、韭菜等示范基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推进正晋牧业蛋鸡养殖、蔚时农业养殖场等项目建设,支持海晟源、盐大渔业养殖扩容,不断壮大畜禽及特色水产 品养殖规模。加快食品产业园建设,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发 展。发挥佳鑫达、三馨食品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让农产品从“田间”到 “车间”再到“舌尖”,实现充分增值。

绘就强村富民“新图景”。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监测帮扶效能。支持滴滴农业 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拓展“全程托管+村集体购买服务”等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促进农民财 产性收入增长。发挥乡村生态、文化领域独特优势,培育休闲采 摘、生态康养、露营垂钓、乡村民宿等新业态,让农民的腰包更鼓、干劲更足、生活更红火。

(六)全力补短板强功能,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上争创样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深化山水城融合发展理念,治山、理水、营城一体推进,持续增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有序推动老旧小区和小街小巷提升改造,启动芦子村安置房建设,全力做好槐 东路贯通、学苑路北延、山水城融合发展综合片区开发等城建项目征迁保障。推进国道 521 和高新区西外环道路建设,提升联环 通达能力。分步实施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源头治理,开展城市小单元雨污错接混接纠改行动。加快推进常硝渠、姚暹渠提升改造,确保姚暹渠汛期前通水,有效解决困扰多年的城市“内涝外患”问题。下足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治理,开展物业管理服务巩 固提升行动,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培育城市“精气神”。

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加快编制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村 庄规划,科学布局生态、生产、生活空间,促进城乡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聚力打造城乡融合节点,持续推进 解州、东郭、北相特色小城镇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满足城市消费需求能力。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一镇专注一业、一镇潜心一品,加快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镇域经济布局,不断增强乡镇发展内生动力。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全域谋划、系 统推进,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加快推动乡村生态资源向美丽经济有效转化,争创“五好两宜”和美乡 村试点。分类推进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建设,打造更多宜居 宜业和美乡村。坚持塑形、铸魂并举,深化农村移风易俗,加强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塑造人居和谐、环境优美、乡风文 明的乡村新风貌。

(七)全力转观念重防治,在护好绿水青山上久久为功

持续加强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稳定提升。加强水生态环境治理,确保省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加强农业面源、固体废物防治,确保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以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持续推进中条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常态化开展“净湖行动”。盘活用好绿化空间,扎实开展城乡道路及和美乡村绿化。

加快实现绿色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支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含新量”“含绿量”。

(八)全力惠民生暖民心,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用心用情

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优化就业创业服务,抓实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开展更多针对性强 的“小而美”招聘活动,实现人岗高效匹配。推广就近就业典型 经验,办好家门口务工“微店”“微工厂”,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加快擦亮教育品牌。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 机制,优化学位供给与师资规划,逐步实现稳妥渡峰。鼓励小区 配套幼儿园办成公办园,新增2所公办幼儿园。实施 6 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提质工程,启动盐湖高新区示范学校建设,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实现 “学有优教”。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更多制造业、服务业发展紧缺技能人才。

推进健康盐湖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患者为中心  持续改善医疗服务。深入实施强医工程,加快区人民医院三级医  院创建,与国内知名医院联合组建 5 个博士工作站。在 10 家基  层医疗机构建设胸痛救治单元,为 100 家村卫生室配备心电图机, 铺设“心电一张网”。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精心筹办“好运之城 ·多彩盐湖”系列活动,丰富群众  文化体育生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医保财政补 助标准,引导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人员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健 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扎实做 好“一老一小”工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加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改造 1 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 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 个标准化社区食堂,进一步提升城乡养老服务水平。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始终是政府工作 的不懈追求。今年,我们将在全面承接省市 16 件民生实事的基 础上,继续办好群众普遍需求、最为关切的8件区级实事。

一是为 5000 名高危人群提供肺部肿瘤健康筛查,为1000名高危人群提供肠道肿瘤健康检查。

二是推行“患者不动专家动”服务模式。 区人民医院牵头,搭建便捷的专家坐诊平台,在 95个病种范围内,为盐湖区参保居民提供2000元-5000 元的外请专家诊疗费用补助,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名医诊疗服务。

三是加强就业服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30 次以上,有组织开展劳务输出50次,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就业 6000 余人。

四是实施解州中学改扩建工程,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

五是推动45 个老旧小区、20条小街小巷提升改造,照明亮 化巷道 100 条。

六是建设“四好农村路”132 条 245公里。

七是规划建设8个村级标准化饮用水源地,实施2025年农村供水维修养护项目。

八是新建改造高、低压线路 42.8千米,接户线 61.7千米,新增配变38台,持续提升供电可靠性。

(九)全力防风险守底线,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毫不松懈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入实施安全 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和人员密集场所 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减少一般性事故。强 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抓好森林防灭 火、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极端天气防范应对等工作。提高应急 指挥、救援、物资保障能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的良性互动。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用好国家和省债务 置换额度,积极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稳妥防 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严防极端事件发生。

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以新时代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示范区建 设为牵引,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 经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 健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增强乡镇(街道)服务管 理力量。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 力、 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挥社会组织、人道救助、 志愿服务团队作用,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盐湖区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