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通讯员:夏洛)陈绍敏到底是出版人还是书店人?陈绍敏自己说:“我是爱书人。”陈绍敏爱书的程度大概可以用爱书成痴、嗜书如命来形容。一个最有视觉冲击力的表征是,陈绍敏所到之处从来离不开书,她的生活空间更是被书填得满满当当:家里装修必不可少的“大件”是图书,陈绍敏和其爱人贺鹏飞旗下的企业里更是除了图书还是图书。书对陈绍敏意味着什么?大概不是一句“可以食无肉,不可以不读书”那么简单。
陈绍敏欣赏前辈学人钱锺书、杨绛二先生。二老在钱先生病重时决定将二老毕生撰述所得稿费、版税悉数捐给二老出身、相遇、相知也是他们全家最爱的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学金,奖掖好学上进爱读书的清华学生。钱锺书驾鹤西去之后,奖学金正式设立,基金总额凡数千万之巨。1998年那个冬日,清华南北主干道(后改名“学堂路”)沿途挂满了雪白的千纸鹤,清华学子自发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老学长钱锺书告别。据称,这也是继王国维之后,历代清华人获得的最高礼遇。钱锺书绝对配称书痴甚至书虫,他爱书如命的故事流传日久,比如抓周抓的是书,因此得名;比如他以数学15分、英文满分进清华,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师生佩服,倨傲到不屑于被一般老师教;比如他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名言;比如他活字典版的记忆力。至今还有学者、作者为了自高身份,会说某本书到了自己手上,“借书卡上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名字:钱锺书”。陈绍敏欣赏钱、杨二老因书结缘、伺书终身的美满姻缘。出身书香门第,父母双双是教授的她与爱人相遇于海南植物园,而后载浮载沉,兜兜转转,陈绍敏和她的“厨子”丈夫(贺鹏飞是国家特三级厨师)终于无法自拔地转回到“书香”这个债里——同场所说的使命感,陈绍敏认为不这么做难受,不这么做、不做好就是欠了读者、后世及自己的一份心债、情债。
陈绍敏对于图书的热爱是化在血液和基因里了。光读书不够,试水图书生产链的第一站就是在甜水园开了一家图书批销店,这一开不打紧,直接开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图书中盘商。经由陈绍敏、贺鹏飞夫妇之手“捧红”的图书和作家数不胜数。也是在这时期,积累了后来情同莫逆、受用终身的名作家、翻译家资源。等到了鹏飞一力以及后来凤凰传媒集团入资后成立的凤凰壹力时期,陈绍敏夫妇从图书生产链的下游渠道批发进入策划出版的上游内容生产,艺文大家贾平凹、毕淑敏、梁晓声、刘心武、李银河等人成为十几年雷打不动的固定作者和版权资源。比如,李银河贡献了《王小波全集》,贾平凹贡献了洋洋20卷本《贾平凹文集》,刘心武贡献了26卷本《刘心武文粹》。内容生产上的合作交互还带来了生活中的交集,周国平一家与陈绍敏一家加上其他交好结伴出游,成为一年一度的固定节目。翻译大家倪培耕掌握了大量译者和其他艺文资源,他如今已现老态,腿脚不太方便。公司高层去拜访他时他还会精确地回忆起与陈绍敏、贺鹏飞夫妇的交往细节,还会佯嗔:“绍敏和鹏飞怎么不来看我?我有好久没见他们了。”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牵绊,大概是把陈绍敏牢牢拴在图书这个情结上的最感性的因素。
等到字里行间连锁书店从2010年7月的草创,到2015年8月开到第21家,陈绍敏和贺鹏飞的图书大业从下游折转到上游,又从上游再次辐射到下游。陈绍敏是一个感性的人,最打动陈绍敏的还是人,是人心。最让陈绍敏感动的甚至不是今年全民读书月期间字里行间登上了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首页,也不是各级领导纷纷到字里行间各店视察“点赞”,而是字里行间会员和非会员读者脸上被书香点染出的读有所得的微笑。有会员自发在自媒体上发帖说本来打算移民到北欧国家,“去感受异国他乡的书香”,某一天的一个发现让她改变了心意,毅然决定“我就留在我的大北京!因为我家门口就有字里行间呀!”
“互联网+”点燃商业模式和民众话题的今天,人们言必称“互联网+”。陈绍敏也未能“免俗”,她和贺鹏飞正在做这么几件大事:投资了一家音频读书APP和网站“中国好文字”,请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知名电台的主持人、播音员为读者“读”书;字里行间、凤凰壹力、中国好文字、贺师傅家常菜等旗下几大公众号除了推广功能,也在尝试通过线上销售、软硬广告等方式变现;联手高端企业家社交平台做了字里行间正和岛读天下部落;为了彻底“互联网+”,更好搞活字里行间,陈绍敏和贺鹏飞基于字里行间两万多有效会员和自身庞大的社会资源,发起了“字里行间读书会”,媒体精英群、霸道总裁群、亲子群、女人群、吃货群……十几个群五千人按人群特性“分群而治”。两个读书会品牌引来了图书界外的不少商家前来竞争冠名机会。一场读书会,冠名费可以到一万元,无异于给了唱衰之声弥漫的书业一耳光。
这大概得益于字里行间的品牌定位,也受惠于凤凰壹力的内容优势和中国好文字的推广支持。字里行间面向现代都市人,提振正向、绿色的文化生活方式,“让心灵舒活”,融合阅读、咖啡、甜点、素食、文创产品、讲座、体验,是复合型文化创意生活空间,旨在打造成具有充分的品牌个性、品牌竞争力、持续创新力的实体通路;同时通过连锁经营的高度标准化,主要依靠直营模式,逐步放开“管理+授权”经营模式,稳步做实做大做强。在保持品牌精神和品牌要素整体性的前提下,字里行间敏锐捕捉各地各店主流客群的差异化,呈现差异化的视觉和美学感受,配备贴合当店口味的图书和文创产品。字里行间首创“会员制+复合经营+创意空间”模式,为会员量身定制贴心服务,打造一个有“体温”和“触觉”的高端文化创意品牌。
字里行间第21家店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上鸣锣开业,意味着在同一商厦世纪金源拥有了两家字里行间。5年21家店,其中有5家已实现单店盈利,世纪金源一店即是其中之一。正是因为嗅到了开书店的品牌示范、人流拉动效应带来的商机,该商贸力邀字里行间再开二店。二店别名“童心馆”,主打亲子和女性牌,切中需求最旺、购买力最强劲的两块市场软肋。童心馆还接受他业高端品牌的入驻开设店中店。故事屋和蹦蹦床的创意,童心满满。字里行间的太多举措都创了国内书店业的第一。国家智慧城市联盟副理事长、天津金融投资商会副会长、字里行间读书会成员史船这么评价字里行间的单兵突进:“传统书店是以书销售到读者为起点和终点,但字里行间不是。字里行间把书和读者、作者及内容链接在一起,让读者从过去简简单单的内容到更丰富的社交和参与到类创作活动中去,从而获取知识、感受和情感交流等立体全面的极致体验。” 的确,字里行间的经营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它打破了以往书店只是卖书的传统模式,将书店营造成平台式服务场所,形成集读书、借书、座谈、讲座、餐饮及购物为一体的多种经营的立体模式。
在不断的思考与尝试中,陈绍敏得出了一个结论——不管出版做得多好,一定要通过实体书店销售,但书店仅作为单纯销售图书的地方,一定会被网店取代。实体书店的优势,恰恰存在于这一方实实在在的空间里,这个空间里面有无限的可能,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分享。陈绍敏说的这个空间,最大的差异化优势就是可以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分享,这是网络所不能实现的消费体验。字里行间不仅满足于卖书,而是把精力投入到对顾客的服务上。增加了丰富的人性化会员服务,尽一切可能为喜欢读书的人提供一个远离纷扰、静心沉淀,从阅读中得到智慧、启迪和力量的地方,那是除了家以外的另一个精神栖息地。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字里行间毫无疑问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端。 挖掘会员体系内的深层需求和价值,让会员得到私人空间的同时也得到一个资讯载体、一个交流平台、一个交友组织,享受更多的隐形服务,这是字里行间未来奋斗的目标。
字里行间打造卓越的创新式会员服务,让读者找到主人的感觉,并致力于提供网店做不到的服务。因此,陈绍敏经营书店,但不仅仅是书店,我们的书店在选址定位、选品标准、业务模式及盈利模式等方面均与传统书店不同,图书经营已不是绝对的主角,倡导是综合型文化体验空间。她以自己独特运营思路、布局风格、经营模式在中国实体书店经营管理领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就。
责任编辑:詩詩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