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牢固树立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乡镇在职人员编制配置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不合理、不科学等问题,纵深推进放权赋能,进一步明确基层治理权责,持续减轻基层负担,助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难题。
“轻车减负”优化基层权责关系
编制“属地管理”事项清单。明晰权责,围绕基层反映强烈、发生频次高、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问题,参照省指导目录,梳理编制了事项责任清单,涵盖13个领域共80项具体事项,其中县级部门承担主体责任75项,乡镇(街道)承担主体责任5项。动态调整,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和省级以上政策文件以及基层工作实际等及时调整完善清单内容,严格规范清单动态调整程序,促进乡镇权责对称、依法履职。减负增效,通过明晰权与责,避免了上级部门以“属地管理为由”进行“责任甩锅”,缓解了乡镇(街道)主责不清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困境,切实为乡镇(街道)松了绑,减了负。
精简规范议事协调机构。摸清底数,全面清理。系统梳理县级议事协调机构数量和各议事协调机构名称、设立依据、主要职责、成员单位等基本情况,确保减量增效。对标对表,规范精简。对标中央及省市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撤销工作任务已完成、发挥作用不明显的议事协调机构,整合职能相近、职责交叉等的议事协调机构,调整职责任务变化的机构。规范管理,防止反弹。建立健全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规范机制,建立联合审核文件会签机制,前移审核关口,严格备案审查,全县议事协调机构从220个精简到25个,精简率达到88.64%,议事协调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规范,运行更加精简高效,解决了基层机构冗杂、运行低效的问题。
建立县乡衔接工作机制。县委编办围绕“三定”职责,明确机构对接关系,将各部门(单位)内设机构与乡镇“5办1站2中心”(徐沟镇“6办1站3中心”)各岗位进行匹配对接。乡镇(街道)明确岗位职责,打破行政事业身份限制,采取专职和兼职相结合、一人多岗和多人一岗相结合等方式,科学合理统筹人员力量。县级各部门梳理职能职责,探索“一个口子对基层”,实行业务承办人联络负责制,加强与各乡镇对口岗位工作人员的日常联络,提高响应效率。全县同向发力有效建立县乡“一对多”“多对一”工作机制,避免部门间“推诿扯皮”,上下级“无所适从”,形成县乡“同题共答”协作体。
“壮马赋能”优化基层岗位和编制配置
科学编制岗位目录。设置党建工作办公室,充实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力量。指导各乡镇结合自身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和履职实际,设置51—62个岗位,其中徐沟镇设立市场服务岗,王答乡、集义乡设立潇河园区服务协调岗等特色岗位,实现“一乡镇(街道)一策”。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由乡镇灵活调配、动态调整,将“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实行“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确保事得其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通过公示栏、电子屏多渠道、多形式公开公示岗位人员名单、工作职责、办公地点、联系电话等具体信息,让群众从“有事到处问”转变为“办事找岗位”,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统筹调剂编制资源配置。按照“基础编制+统筹优化编制+周转编制”模式,建立“1+4”差异化测算编制核算体系和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分配和使用编制资源。为清源镇、徐沟镇各增加2名事业编制,东于镇增加1名事业编制。建立乡镇事业编制“周转池”,通过减上补下,将35名县级事业周转编制调剂至乡镇用于人才引进周转使用。同时进一步加强编制使用效益评估,对编制调整后使用效益不明显或长期未使用的及时收回乡镇事业“周转池”,向急需紧缺的乡镇投放,确保精力向基层集中、政策向基层倾斜,力量向基层下沉。(姚荃茂)
责任编辑:于辰宸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