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公告

湖北抱朴谷养生产业园积极参与大型清明节缅怀圣悊传承经典万人相约诵《老子》活动

发布时间:2016-12-22 11:13: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
“缅怀圣贤-万人经典诵读”系列活动海报
  中国报道湖北(通讯员 杨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一个缅怀祖先的重要日子。在这一天传承先圣古训,传播传统文化,应当是慎终追远的最佳方式。为了响应党和政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我们湖北抱朴谷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在2015年4月3日这个中华民族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老子诞辰2586周年的日子里,隆重举行了“缅怀圣贤-经典诵读”的系列活动。以别开生面的形式,带领公司员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世界,与古圣进行一场“心灵的约会。
  中华传统文化犹如一棵参天大树,以道德为根干。在这棵大树上,数千载悠悠岁月,诞生了伏羲、黄帝、老子、孔子等众多先悊的思想和经典,引领和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影响全球。在当今时代,诵读古圣先悊的经典,学习他们的教诲,将会给每个人带来丰厚的精神营养和道德能量。
\

\

\

\

\

\
抱朴谷养生产业园的建设者们诵读《老子•德道经》
  新闻链接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楚国人。留世的五千言,又称《老子》。老子是道德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所著的五千言,不仅阐述了修身法则,更阐述了治国之道,全面揭示了宇宙自然和社会法则的奥秘,是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共享的精神食粮。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最接近老子原著的帛书篆文,《德篇》在前,《道篇》在后,故名《德道经》。200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推出了《老子•德道经》。
  悊与哲:中国的悊字,在金文时期,下面是一个“心”,表示用心觉知客观规律和秩序,所有的教育和学习都必须高度重视正心修身治理。《汉书•刑法志》:“圣人既躬明悊之性,必通天地之心。”揭示出中国文化具备天人合一的鲜明特色。汉代产生汉字以后,出现了现代所使用的“哲”字,表明社会文化已经从心知的高度蜕变到了通过智能意识来分析事物、用口来表述文化知识的层面。伏羲、黄帝、老子,都是中国古代悊学文化的代表;孔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代表。

责任编辑:詩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