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融媒体

山西夏县新质生产力发展纪实:春潮 在这里涌动

发布时间:2024-12-18 09:22: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隆冬时节的夏都大地,寒风呼啸,落叶飘零。

然而,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南大里乡这块热土上,却是热气腾腾,春意融融。夏县县委、县政府“五大行动”催生的股股热流,犹如滚滚春潮在涌动着、翻腾着、奔流着……

项目带动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空中俯瞰夏县南大里乡广阔田野,一排排钢架结构塑料西瓜大棚拔地而起,采挖药材田间机声隆隆,一群村民忙着分拣、装袋,欢声笑语,这与全乡万亩设施蔬菜大棚交相辉映,一幅幅冬闲人倍忙的场景显得格外壮观。

对标全年目标任务,南大里乡投资1360万元的震翼中药材种植项目、投资2055万元的董青肉牛养殖项目、投资860万元的智慧农业项目已全面完成。

“新质生产力是夯实乡镇发展的根基。谋划2025年,投资1亿元的果老沟康养项目、3000万元的南大里农贸市场建设项目、3000万元的老虎体验馆项目、2.4亿元的无土栽培玻璃温室项目已是铁板钉钉。”站在加盖棉被设施蔬菜大棚墙上的南大里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张志荣坚定地说。

农旅融合 催生新质生产力根基

近年来,夏县南大里乡党政一班人,依托地域资源,把“特”“优”农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使新质生产力在这片热土上持续生根、发芽、结果。

冬日的早晨,太阳从中条山巅冉冉升起的时候,南大里乡万亩设施蔬菜大棚上的自动卷帘棉被徐徐拉开,隔着一层塑料薄膜,10米宽度、百米长的大棚里绿意盎然。走进南大里村菜农周姓村民大棚,一人多高的架子上缠绕着绿油油的藤蔓,色泽鲜亮的西红柿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挂满枝头,藤绿果红,生机盎然,在冬日里焕发着不一样的生机和活力。“我这3棚秋延西红柿正是盛果期,每斤地头价3块钱,市场供不应求。”菜农周某兴奋地说。

南大里乡万亩设施大棚里生产的反季西红柿、红瓜、甜瓜、辣椒等反季蔬菜远销全国各地,当地进园观光旅游采摘,体验农事的市民络绎不绝。南大里乡德兰度假村景区置身于万亩蔬菜大棚的海洋里,千亩茶叶菊在金色的秋天芳香四溢,成为了省内外游客消费的打卡地。

走进果老沟,绿水孱孱流淌,一条弯弯曲曲的沥青路面通向大山里,元旦果老沟富有特色的地质景区将迎来盛大开业仪式。

实事好事为新质生产力赋能

走进南大里,彩虹街道宽阔亮堂、大小门店招牌统一、绿化模式新颖大方。逢会,集市热闹非凡,夜晚,街道灯火辉煌。新质生产力给南大里带来的巨大变化超乎人们的想象。

今年,乡政府围绕“管网、道路、电力改造”等基础民生方面承诺的18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各村承诺的建筑垃圾填埋场、社区承诺的3处充电棚等172件民生实事已完成163件,完成率达95%,深受群众欢迎。

在此同时,南大里乡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常态整治“555”机制、“结对监督找问题”工作法,持续巩固“清折改种建”效果,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在推动平安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夏县南大乡大力推广“枫桥经验”,全乡建立了上下贯通、左右相连的矛盾排查网络,乡政府启动“听民意、办实事——我向政府说愿望”专栏,群众反映的1起供暖问题、1起交通隐患,迅速得到解决。乡里在南大里村开展的数字乡村试点,实现了街道商户信息和村民信息“一云承载、一屏掌控”,党建、村务、财务、地图、村民信息、办事指南、智慧监控等信息“一屏统览、一网统管”。网格员通过手机实时监控村内状况,实现政务服务、安全排查、矛盾化解“一网直达”,进一步提高了服务群众和农村治理智能化水平,新质生产生力的发展,让南大里乡迎来新的艳阳天。

(张秀峰 武曙光 冯博政)

责任编辑:于辰宸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