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潘掌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错落有致,一面面崭新的文化墙熠熠生辉,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在自家房前屋后开辟的“小菜园”已全部丰收,一幅和谐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今年,昔阳县大寨镇潘掌村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和美乡村建设。该村立足现有生态底色,盘活资源、发展产业,同时强化基层治理、提升乡村面貌。通过这些努力,和美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乡村面貌发生了新变化,村民生活也迈上了新台阶。
潘掌村立足本村实际,积极推进花园乡村建设。在进村主干道两旁播撒花种,鼓励村民房前屋后种花种菜等,全力推进宜居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几年来,咱村确实变化不小,山绿了,水也清了,树也栽的不少,老百姓越干越有奔头了。”潘掌村村民李福荣满面笑容。
潘掌村七里沟全长3.5公里,河水叮咚,林地密集,有“天然氧吧”之称。近年来,该村通过整合村集体土地、村民流转土地以及荒山荒坡地6600余亩,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方式发展核桃园、蟠桃园等干果经济林,同时还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在七里沟内建设养殖舍2间,在桑园建设550㎡的大雁养殖基地,为村集体增收、创收。
“我们村深入学习实践‘千万工程’经验,围绕生态发展总目标,积极推动生态发展。全面发挥‘生态+旅游’的综合价值效应,着力打造一个宜居和美乡村。”潘掌村村委会主任张海涛说。
潘掌村还通过对外租赁的模式,将生态养鸡场和特色大雁养殖场租赁给恋家乡、爱创业、懂养殖的“青年企业家”。通过租赁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带动周边农民家门口务工创收,形成“绿水青山创名牌企业、名牌企业带集体经济、集体经济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新模式。
昔阳县潘掌村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策略,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实现了产业、生态、旅游的互促共赢,进而谱写出一幅“业兴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张渊杰 石莹)
责任编辑:马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