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山西晋中:法律援助送温暖 司法惠民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4-11-14 15:20: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年来,山西省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司法行政工作,晋中市司法局在实施免费法律咨询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延伸服务,聚焦特殊群体需求,提供无偿的民事、刑事诉讼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将“免费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纳入法治晋中、平安晋中建设“双重推进”,坚持“现场解答”和“延伸服务”并重,“纵向支撑”和“横向联动”并举,不仅为群众解决法律问题,还有效预防和化解了基层矛盾,彰显了司法行政机关的新担当,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统筹引领 惠民工程深入开展

司法局将“惠民工程”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推进。通过召开市县司法行政工作会议、市县司法局长办公会、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部署和落实,查摆问题并推动落实。明确实现普法宣传的针对性、矛盾纠纷化解的及时性、风险预判的准确性目标,重点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工作台账完善,落实联席会议机制和法律服务延伸,推动“市域通办”,实现“援助多服务、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全市提供免费法律咨询29800次,办理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案件1483件。

三大路径 夯实法律服务基础

前台统一受理、后台甄别分类后,关键在于如何最大化利用数据并及时推送,确保民情民意精准高效传送。为此,司法局提出了规范化、系统化和集约化的工作路径。

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司法局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构建。司法局聚焦法律事务咨询与困难群众维权等核心功能,推动服务场所设施与服务质量的双重提升,结合线上与线下服务资源,推动科学统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深入推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努力,全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已初步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覆盖9327人,制度设置和运行机制已达成一致,夯实了数据传输和“惠民工程”的工作基础。

在系统化建设方面,司法局将“惠民工程”作为市县两级司法局的重要工作,推动责任落实。各级司法局和工作站通过上下贯通、层层履职的方式,确保工作高效开展。同时,依托县委依法治县办出台相关联动机制文件,明确工作任务,协调公检法、人社、信访等部门,通过联席会议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每季度对“惠民工程”延伸服务进行分析与研判,集结力量解决群众法律问题,推动“惠民工程”从单一的司法行政系统向跨部门协同转变。

在集约化建设方面,司法局通过科学管理、严格考核和培训提升,建设了一支覆盖全市的高素质法律咨询队伍,能够快速响应群众需求,动态解决问题,及时识别基层风险。通过这一方式,司法局使有限的司法行政资源和经费发挥出最大社会效益,降低了基层治理成本,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法律咨询“工作站(室)”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观测点”。

精准发力 内外联动赋能惠民

通过“梳理咨询数据、确定工作方向、联动责任单位、跟踪服务质效”四个步骤,结合递进式和联动式工作举措,司法局积极探索“惠民工程”在平安晋中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体现了司法行政机关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担当。

“针对性、及时性、准确性”是晋中免费法律咨询的独特抓手,也是开展“惠民工程”的核心目标。县乡两级咨询平台定期对免费法律咨询数据和法律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并通过集体研判后提出建议上报县司法局。县司法局在研判的基础上,对咨询情况进行分类,并开展精准的延伸服务。根据咨询数据,司法局将问题分为民事、行政、刑事三大类,以及劳动纠纷、婚姻家庭、合同纠纷、损害赔偿等二十二个小类,全面梳理咨询内容,占比最高的问题将成为普法重点。依托司法所等阵地开展针对性普法宣传,确保宣传效果更加精准。截至目前,司法局已开展针对性普法503次。

在此过程中,发现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将及时推送至综治、公安等相关部门,帮助他们提前做好风险预判和应对工作,增强预警的准确性。截至目前,司法局已向公安、信访等部门推送了5件重大隐患信息。

此外,司法局还全面落实联动机制,延伸法律服务。对于有需求的群众,若现场无法解决的问题,将及时导入法律援助、公证等机构,或转交至人社、法检等部门进行处理,从而提升矛盾纠纷的化解效率。截至目前,司法局共向司法行政机关相关部门导入了1066件案件,其中282件导入公证机构,189件导入法律援助机构,551件导入人民调解组织,44件导入行政复议机构,已办结890件。同时,司法局还向法检两院及其他政府相关部门推送了462件法律事项,已办结313件。

下一步,晋中市司法局将持续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纵深推进“惠民工程”,打造成为基层治理的“系统工程”,树立政府形象的“民心工程”,为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贡献法治力量。

(闫志轩 姚景怡)

责任编辑:马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