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减污降碳 厚植山西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发布时间:2024-11-01 15:06: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于辰宸 报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支撑,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作为传统能源大省,山西稳步推进“双碳”工作,更是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10月31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在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举措。

统筹兼顾、一体推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步推动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重点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所有焦化、水泥、在产长流程钢铁企业和在役燃煤机组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山西行动,大力开展气候投融资、近零碳排放、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等试点建设,主动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产业发展的“含绿量”越来越高、“含碳量”越来越低。

在推动重点领域碳排放控制方面,加强工业领域排放控制,强化标准引领,制定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等地方标准,发挥碳市场对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积极作用,建立碳排放数据质量常态化监管机制,今年山西共有96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碳市场交易,累计成交量达5442.33万吨、成交额达32.09亿元;倡导生活消费绿色低碳,构建了由政府引导、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碳普惠制度体系,山西已有超过630万居民参与碳减排,累计减碳量达19.7万吨;发挥试点引领带动作用,推动长治市以及晋中开发区、阳泉高新区等4个产业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同时推进太原武宿零碳机场等5个近零碳排放项目建设,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典型做法和近零碳发展模式。

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炜表示,下一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将有计划、分步骤落实碳达峰山西行动,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严格监管碳市场数据质量,支持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聚焦本省优势产业、传统特色产业、出口产品等,有序推动碳足迹数据报送、规则制定、核算管理、标识认证、信息披露等工作,不断提升重点产业和产品绿色低碳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责任编辑:姚荃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