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赵壁乡平原村瞄准“幸福平原”这一目标,发挥“党建+”作用,立足优势、走产业路、打文化牌。同时,确立环境整治、产业提档、基层治理的发展思路,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
赵壁乡平原村位于昔阳县城东南23公里,耕地4552亩,是典型的纯农业村。今年以来,平原村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通过党建+整治环境、党建+产业提档、党建+基层治理三个方面,全链条推进“千万工程”,走出一条“党建红、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道路。
平原村以人居环境提升为目标,积极践行“垃圾不落地”的理念,并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号召群众主动参与,积极清理门前“四堆”,通过添置垃圾桶,实行垃圾分类。建设农民篮球场、法治文化亭,以满足村民文化娱乐需求。村两委带头涂墙画壁,打造微景观、喷泉公园,美化村容村貌。此外,利用旧资源“变废为宝”,为平原村增色添景。
“今年我们的村子干净了、道路宽敞了、墙壁好看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生活变得更加富裕起来了,我们真是越来越好了。”平原村村民韩云德喜笑颜开地说。
平原村致力于发展特色产业,以此为引擎推动经济升级,进而促进村民的财富增长和收入提升。今年,在党支部引领下,村集体产业百花齐放,全村建成粮田、蔬菜园、苹果园等多种农业园区。此外,村里还积极盘活资源,山上建立了光伏站,为乡村振兴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山下发展民宿,探索出一条乡村旅游新模式。
平原村党支部书记韩云维介绍,今年以来,平原村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清理“四堆”100多处,种植各种花卉树木200多棵,添置垃圾箱30多个;在基础设施方面,建造东西平原连接桥,建起年出栏6000多头的养猪场;在产业发展方面,形成了村北苹果园、村东米粮田、村南蔬菜园、村西是梨园、山上有光伏、村里有游客、人人有事干、户户把钱赚的新风貌,集体经济达到100多万元,成为了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版清明上河图。
平原村以基层治理为思路,变散为聚,打好文化牌;以集体经济为纽带,做好人才库,建设韩家祠堂、农耕民俗馆,以介绍平原村的“前世今生”。馆内还设有农耕展区、村庄简介、特色人物、荣誉墙等专栏,让乡村祠堂变成了“精神家园”,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平原村将紧扣县委“11365”发展思路,做足“党建+”文章,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径、产业提档升级新模式以及人居环境变绿为金新思路,为全方位推动昔阳高质量发展作出平原村贡献。
(郑佳兴 李振华)
责任编辑:马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