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中部六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在山西晋中开幕 1500余件非遗展品亮相

发布时间:2024-10-14 09:07:4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品非遗烟火,襄文化盛宴。10月12日,“非遗烟火 心中的家”中部六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在山西晋中王家大院景区开幕,展览共展出1522件(套)展品,涉及中部六省共126个非遗项目。

此次活动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晋中市人民政府、太原市人民政府、吕梁市人民政府主办,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三市文旅局和中共灵石县委、灵石县人民政府承办,旨在展示中部六省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当天,王家大院景区内外热闹非凡,来自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和山西省六省的非遗代表性项目齐聚一堂,精彩呈现:清新明快、声情并茂的河洛大鼓引人入胜,徽州民歌悦耳动听,还有极具民族韵味的鄂西南八宝铜铃舞、赣南采花戏表演,为嘉宾和游客呈上了一场视觉盛宴,来自晋中的左权小花戏舞者手持彩扇,舞姿灵动,更是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王家大院讲述了 300 年家族传承的故事,在二十五万平方米、五巷六堡一条街的范围内,几乎浓缩了国人对于“家”的所有情感。结合景区自身特点,“非遗烟火 心中的家”中部六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以“家”为主题,发挥王家大院的无边界沉浸式展厅优势,以中部六省非遗作为叙事主角,从家的生活场景“家庭”、家的社会环境“家乡”、家的当代语境“家园”、中国人独有的家的内涵“家国”等多个角度,对家进行多样化、可视化、场景化呈现,诠释家的丰富内涵:家是一座丰富的房子,一种亲密的关系,更是一份安稳的感觉。

展览围绕不同场景穿插动态展演与多样互动形式,增强观众与展览的互动性,融合非遗、旅游、生态等,见人见物见生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讲述中国人的家的故事和家的情感,并以此展示中部地区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文化特色。

据了解,本次展览共分为五个单元,在10月12日开展后,将在王家大院进行持续性长期展览,旨在让更多的游客感受非遗魅力。

第一单元“非遗荟萃 华夏一家” 展现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五省的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武陵山区到河洛地区,从徽州人家到客家人家,从宝丰之乡到景德镇,串联不同地域的家的形态和故事,展现不论身处何地,家的本质都在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情感的寄托。

第二单元“从家出发 当我站在家中” 以非遗构建亲切熟悉的家的空间,并通过口述史的形式,分享山西各行各业的人们关于家的记忆和感受,同时引导观众以听、看、闻、触等多个感官体会家的意义,重新发现“家”。

第三单元“晋中人家 家中一日”第一部分叫做“浮生一日闲”,模拟了晋商人家的一日十二时辰——晨练形意拳、早逛货郎担、午间见“面”唠、听“器”把诗颂、夜闻杏花香。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传统晋商人家的一天。后半部分是“规矩多一点”,晋商不仅会经商,更注重家风家训的传承。用非遗内容复原了晋商书房的场景。

第四单元“山西人家 岁岁年年”呈现山西人家的节日空间和人生仪式;第五单元“居人远客 流动家思”试图引导观众思考在流动性增强的当下家的意义。

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感受到了中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非遗烟火 心中的家”中部六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果展的成功举办,展示了中部六省在非遗保护方面的积极成果,也为六省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未来,中部六省将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工作走深走实,共绘美丽中部新篇章。

(杨崎达)

责任编辑:马逍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