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王鑫 报道)山西省晋中市祁县昭馀镇刘家堡村把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手棋”“主抓手”“动力源”,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走进刘家堡村,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和煦的微风轻拂面颊,清澈的溪流潺潺流淌,抬头望去,满目皆是青翠的树木和花草。
“我们村的卫生特别干净,跟之前有很大的变化,还紧靠昌源河湿地公园,有花、有草、有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非常舒心。”谈起如今的刘家堡村,村民傅金蓉内心特别自豪。
刘家堡村的成功转变,得益于对“千万工程”经验的深入学习和运用。该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先后出动机械10台次,组织党员群众50余人次进行环境的维护和清扫,同时按街道细划网格,将环境卫生分片分组包干责任到人,不仅改善了村庄的卫生状况,还提高了村民们的环境卫生意识。
随着文旅市场的持续升温,刘家堡村因地制宜,推进业态融合,大力发展休闲游、乡村研学游等新业态。村民们利用文化旅游资源,将自家房屋改造成风格迥异的民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此外,该村还引进水墨诗词文化创意公司,打造王维故里文化品牌,创建“文旅+”三产融合的新型农业复合型生态新格局。
在刘家堡村,王维文化创意产业园成为了新的亮点。该产业园投资3700万元建设,包括王维主题馆、少年科学院、水墨乡村酒店等多个项目。这些项目的相继投入使用,不仅丰富了村庄的文化内涵,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刘家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继强表示,该村将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找准目标定位,大力推进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下一步,他们将依托王维美术馆、王维诗苑、科普馆等载体,通过研学游学全面发展乡村旅游,着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带动农民增收。
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千万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刘家堡村的成功实践,为当地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他们以“千万工程”为引领,通过持续努力和创新探索,让田园变公园、让乡村变景区、让资源变资产,打造了一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范。
责任编辑:马逍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